【編者注:2005年是本刊創刊25周年, 我們原定刊出
姚德懷
先生為《〈語文建設通訊〉第1-56期索引》撰寫的“序言”的一部分作為回顧。該《索引》由馮瑞龍、游社煖兩位主編, 1999年出版, 但發行不廣。文章原定在2006年4月第83期發表, 因稿擠延到本期刊出。文章的後半部現再由作者作出了更新和補充。】
《語文建設通訊》第1-56期索引已經完成。兩位編者囑我寫一篇序。我想借此機會回顧一下1980年該刊創刊前後的一段歷史, 近年的發展以及對將來的期望。
1974年,《抖擻》雙月刊在香港創刊, 這是一份由香港大專院校和教育界十幾位朋友們合辦的學術性刊物, 在當時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抖擻》每期設有語文專欄, 我負責專欄的編務。通過這個專欄, 我們聯繫到不少對語文有積極興趣的同道, 並且和他們一起在1978年籌備成立語文學會。1979年4月,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終於成立了。
學會成立不久, 同年6月即出版《語文雜誌》創刊號。《語文雜誌》是一本綜合性的學術刊物, 但是文字改革方面的內容則不多。當時不少會員, 包括孔憲中先生, 對漢字改革有極大的興趣, 於是另有籌辦刊物之議。1980年4月, 學會的第二份刊物又創刊了, 這就是《漢字改革 (香港)》。創刊號的“卷首語”以“厚今不薄古 重中不輕外”(周有光先生語) 為題, 裏面有以下幾句話:
……本刊的宗旨正是在於提供一個園地, 以便各種意見得以發表並有可能進行討論, 但是本刊的目的並不是單單為了研究, 因為文字改革除了學術性之外還有社會性。文字改革只有得到多數人的理解才能進行; 一種新文字也只有得到較多人的接受才能廣泛流通。因此本刊的要務是普及關於文字改革的知識, 消除對於文字改革的誤解, 並且進行拼音新文字的討論和試驗。
經過了五期的嘗試, 大家覺得有必要為《漢字改革 (香港)》改名, 新名定為《語文建設通訊 (香港)》。1982年4月第6期的“改刊詞”上有以下的話:
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中國語文怎樣才更能適應現代社會及其高速發展的時代需要。這個問題有其多面性和複雜性。“漢字改革”這個名稱, 無論是字面上還是歷史上的涵義, 都不足以概括問題的全面, 也不足以揭示問題的本質。
當然, 人們可以對“漢字改革”這個名稱重新下個定義, 賦予它具有概括全面、揭示本質的涵義。但是, 中國人畢竟有“望文生義”的傳統習慣, 而“漢字改革”一名的內涵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作為它的注腳。所以, 不如來一個“正名”更切合實際。
自此之後,《語文建設通訊 (香港)》這個名稱便一直沿用到現在。
以上幾段引文說明了《漢字改革》—《語文建設通訊》的性質。為了求全, 還必須補充一段1992年1月刊物內部會議上達成的一項共識:
《語文建設通訊》是一本使命性的刊物。它的使命是漢語文的建設。漢語文的建設就是經過研究、實驗、交流、討論和辯論等過程, 來強化、改進和革新漢語文, 以促進漢語文的現代化。《語文建設通訊》要起的作用是為漢語文的建設提供一個園地和論壇。
這個共識在1997年12月的一個內部會議上重新得到肯定:
《語文建設通訊》的創刊宗旨及特色仍應保持, 尤應重視新問題的提出和討論, 仍應重視超地區性 (global
issues) 的特色。
在上述前提下, 仍可兼顧學術性和本地語文問題 (local issues)。
當然, 以上提到的只是一些原則、大綱和理想。過去28年中我們所做到的距離這些理想還是十分遙遠。這不是自謙之詞, 而是事實, 因為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畢竟不能算是正規的出版社, 許多構思策劃以至實際的編務工作都得依靠義務工作者來進行, 這也說明了刊物的出版為什麼多次呈現了不定期乃至暫停的現象。我們試把創刊以來每年出版的期數排列如下:
年份 出版期號 年份 出版期號 年份 出版期號
1980 1 2 1989 23 24 25 1997 51 52 53 54
1981 3 4 5 1990 26 27 28 29 30 31 1998 55 56 57 58
1982 6 7 8 1991 32 33 34 1999 59 60 61
1983 9 10 11 12 1992 35 36 37 38 2000 62 63 64 65
1984 13 14 15 1993 39 40 41 42 2001 66 67 68
1985 16 17 18 1994 43 44 45 46 2002 69 70 71 72
1986 19 20 21 1995 47 48 49 50 2003 73 74 75 76
1987 22 1996
-- 2004 77 78 79
1988 -- 2005 80 81 82
2006 83 84 85
2007 86 87 88
2008 89
從上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1980-1987年可算是第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姜玉星先生擔任刊物的執行編輯, 他實際上負責了刊物的絕大部分工作。這裏也必須提到李樂毅先生。李樂毅先生在1979年本會創會前後恰在香港, 他為本會各個方面的工作勞心勞力,《漢字改革》的封面就是他設計的。我們也懷念那段充滿激情的 brain-storming 的年代。經常參加討論的同志有姜玉星、李樂毅、張群顯、汪惠迪諸位,《語文建設通訊》的刊名也是在這種氛圍下, 由姜玉星先生提出, 大家一齊定案的。
1987-88年停刊了一年。孔憲中先生說, 刊物不辦下去十分可惜。於是在孔先生的推動下, 重整旗鼓, 開始了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的執行編輯先是張勵妍女士, 後有潘禮美先生。這一階段一開始, 王愛莉女士便加入工作, 負責打字排版。在王女士的積極和有效的配合下, 刊物的製作逐漸步入了電腦自動化的階段, 這樣為大家節省了不少的時間。從上表可以看到, 1990年甚至成功地進行了雙月刊的嘗試。
1991年胡百華先生從墨爾本移居香港, 教研之餘為本會增添了新的動力。基於這個因素, 再加上其他動力, 刊物在1992年初進行了內部重整, 成立了較正規的“編委會+編輯組+主編+定期改選”的制度, 決定增加篇幅, 定為季刊, 並由胡百華先生擔任改組後的首任主編。大家看到, 從1992年到1995年, 刊物是十分興旺的, 胡先生連任兩屆主編, 厥功至偉。然而上面提到的新制度有優點也有缺點, 缺點是, 到了1996年刊物由於主編要改選而後繼無人, 不得不停刊一年!
1997年, 步入了第三個階段, 王晉光先生在繁忙的教研工作之餘勉為其難地擔任了一年的主編, 張勵妍女士重新成為那一年的執行編輯。1998-2000年4月, 又由胡百華、游社煖兩位和我擔任聯合主編, 這又是一個新的嘗試, 實際上引進了集體主編制。可是, 2000年7月-2001年10月竟然沒有主編而只有集體執行編輯委員(胡、王、姚、游)。2002年胡百華先生又擔任了三期主編, 其後又由胡和我擔任聯合主編至今。這期間又蒙汪惠迪先生加入執行編輯委員之列。
上面記下了一部流水賬, 說明了本刊走過的歷程是曲折的, 絕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之所以能夠堅持不懈, 主要當然是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勵, 尤其是多位編委和海內外讀者作者的支持。從“作者索引”來看, 我們發覺, 通過“以文會友”, 28年來我們竟然結交了五百多位海內外同文, 應該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們也乘此機會向所有為刊物貢獻過力量的前輩和朋友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正當筆者於2006年初在寫這段補充文字的時候, 收到
周有光
先生的百歲來信, 他信中有一句話:
“雜誌已建立國際地位, 如何能使其長遠存在下去?”
看到周老的親切的關懷, 我們既感到興奮、鼓勵, 又感到慚愧、惶恐。我們當然希望刊物能夠繼續長遠存在, 越辦越好。但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還須靠同志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