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英譯 趣談+ 李學勇
1. “梅花”譯作“plum flower (李花) ”, 其來有自。
1988年台灣有報載行政院新聞局把國花——梅花譯成 plum flower (李花)。許多人以為新聞局內, 英語人才濟濟, 不應發生這種誤差。其實這並不是新聞局的錯誤, 而是英語大
師林語堂
先生的疏忽所造成。以
林
先生一個人的號召, 再憑着當時香港中文大學的有限人力及財力, 要編成一本既有水準而又現代的漢英詞典, 自然無法像美國大字典那樣去聘請專門性的學者, 對數以千計的植物名稱, 一一加以審核。所以
林
先生除了借重一本瑞德氏在1931年編寫的《本草綱目中的藥用植物》以外, 只能請台大醫院泌尿科醫
師江萬煊
博士, 對醫藥衛生的詞語, 貢獻他的專門知識了。豈不知不僅那時的瑞德先生對中國植物並不熟悉, 就連《本草綱目》本身, 也有許多不能確定的名稱, 等待專家一一考訂。因此, 在遇到植物名稱時, 也只有互相抄錄了。“李花”一詞, 不自
林語堂
先生始, 請看下列文獻:
1. 1892 翟爾斯,《漢英大詞典》plums, prunes
2. 1911 司徒,《中華藥物誌》plum
3. 1931 馬瑟,《馬氏漢英詞典》plum or prune
4. 1945 美國國防部第30-933號技術特刊《中文口語詞典》plums
or prunes
5. 1972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plum; prune
6. 1978 劉達人,《劉氏漢英辭典》A plum
新聞局只用了一個“plum”, 而未採用“prune”, 因為前者泛指各種與李子相近的植物, 如櫻桃、桃子、杏子等都可稱為“李類植物”。而後者則專指“李子”。
2. “梅花”譯作“Japanese apricot (日本杏子)”, 張冠李戴。
杏子原產我國, 經絲路而傳到中亞。由亞力山大大帝把杏子從亞美尼亞傳到希臘及羅馬, 所以歐洲人只知道亞美尼亞是杏子的故鄉, 命名為 Armeniaca。最先看到梅子的歐洲人恐怕要算德國的希保德 (Siebold)。這個人在1822年加入荷屬東印度公司。1823年 (道光三年) 由爪哇到日本, 在長崎附近採集不少植物標本。1830年, 日人把他當做間諜驅逐出境, 後來他又到日本一次, 回到歐洲後, 撰寫一本《日本植物誌》。他在日本看到梅子, 長得很像杏子, 問日本人叫做什麼, 日本人說:叫做 ume (音“烏梅”), 也作 mume, 於是就命名為 Armeniaca
mume, 意思就是“叫做梅子的杏”(現已改為 Prunus mume)。他不知道梅樹原產中國, 使得中國的植物卻有一個日本的名字。後來的植物學家, 由於把梅子誤認為日本的植物, 所以叫做 Japanese
apricot (即日本杏)。我國學人也有採用此名的記錄。如:
1. 1936 賈祖璋兄弟,《中國植物圖鑑》。 2. 1960 劉棠瑞,《台灣木本植物圖誌》。
3. 1972《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 4. 1978 康有德,《英漢園藝學辭典》。
更有人以梅花原產中國, 竟改成 Chinese apricot, 那就真的成為張冠李戴了。
3. “梅花”音譯為“mei-hwa”, 順理成章。
世界各國, 名詞互譯, 雖然沒有成文的規則, 但大致可以分成音譯及意譯兩種。有些名詞只能意譯, 不能音譯。像“民主”及“科學”, 早年曾譯做“德謨克拉希”與“賽因斯”。後來發現無法傳達本義, 所以才改成意譯。又如中文的“三民主義”, 過去曾譯做 San-Min-Chu-Yi; 到底沒有意譯易於瞭解。可是一些特有的名字, 無法意譯, 只能音譯。像人參只能做 gin-seng; 荔枝只能做 litchi; 所以把梅花譯做 mei-hwa 是順理成章的事。假若再加一個 flower 或 blossom, 也無不可。何況早在抗戰期間, 國立中央大學園藝系教授曾勉 (1942年) 及 國立金陵大學園藝系副教授汪菊淵 (1945年) 都有讚美推介梅花的文章, 把梅花譯 mei-hwa, 自然並非筆者所敢杜撰。
4. 漢英譯名, 趣味叢生。
世上各國把外國話用音譯, 已是司空見慣的事, 尤其是我們的東鄰日本, 外來語之多, 之怪, 之奇, 早已聞名世界, 筆者也在台灣聽到過譯名的趣談。
且說那年
張大千
居士回國定居, 隨機帶來一株小樹, 樹枝上掛着標簽, 上寫 “strawberry tree”。當時由於外雙溪新舍尚未闢建完工, 就暫時委託某研究機關代為培育, 等新舍落成再搬去栽植。
試驗機關的專家們查閱《中國樹木分類學》(陳嶸著, 為我國權威性科學參考書), 說是中國 江南一帶著名的水果“楊梅”, 英文叫做 strawberry
tree, 就把它當做楊梅培植。一年半載過去了, 樹上開了花, 也結了果, 果實真的很像楊梅, 工作人員好奇, 摘下一粒偷嚐, 誰知又苦又澀, 完全不似楊梅, 拿把刀子, 把果實攔腰切開, 才發現裏面有五個種子, 真的楊梅應該只有一個種子。再進一步查考, 原來英國人說的“strawberry
tree”, 是一種杜鵑花科的有毒觀賞植物; 又叫做 arbutus。而中國的楊梅是楊梅科的果樹 Myrica rubra, 各不相干。可是歷年來的漢英詞典中, 都把這兩種植物穿插共用。如:
1. 翟爾斯:《漢英大詞典》:楊梅 arbutus, (Myrica rubra)。
2.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在梅字下有:
楊梅:arbutus, wild
strawberry; 在楊字下有:
楊梅 the arbutus, the
wild strawberry tree, Myrica rubra。
叫我們翻查詞典的人又如何採擇呢?幸而研究所的先生及早發現, 否則把有毒的假楊梅吞食, 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本刊附記:mei-hwa 和 meihua
2008年3月出版的上海《辭書研究》2008年第2期第149-151頁刊出了劉宏照先生撰寫的“‘梅’和‘李’英文譯名辨”一文。台北李學勇教授看了之後寄來他的舊作。他認為“梅花”音譯為“mei-hwa”, 順理成章。其中 mei-hwa 是舊郵政式 和耶魯式拼音, 漢語拼音則是 meihua 了。
劉宏照
先生認為, 有的辭書把“梅花”譯作 mei flower, 同英文 may flower(五月花)讀音相近, 不足取, 因此認為“梅花”英譯仍可採用日語的 ume:把“梅樹”譯作 ume
tree,“梅花”譯成 ume blossom,“梅子”譯為“an ume; umes”。
我們認為
劉宏照
先生的建議不足取。“梅樹”、“梅花”、“梅子”可順次譯為 meihua tree, meihua blossom, meihua fruit。
由於國人一向不注重拼音, 因此一些中國事物的國際命名早已為日語捷足先得。例如圍棋稱“go”; 銀杏稱“ginkgo”(其中“g”本應為“y”, 現在是將錯就錯) 或“gingko”, 雖然兩者都源自古漢語。然而往者已矣, 難道來者仍不追嗎?
(DH)
书讯:《吴语研究:第四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吴语研究——第四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已于2008年3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论文集由 上海市语文学会 和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 合编, 共收论文37篇。
第四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 2006年3月在 宁波大学 顺利举行。(见本刊2006年4月第83期第79页的报道。) 论文集主编组
许宝华
教授2007年4月在论文集的“後记”里说:
“宁波大学文学院既是主办单位又是承办单位, 费时、费力、费神、费钱, 事务繁多, 真是花了大力气的。今天编定这届研讨会论文集的时候, 我们得首先感谢宁波大学 和 宁波大学文学院的领导, 尤其要感谢文学院院长
周志锋
教授 和 以
赵则玲
教授为首的接待组的诸位同志, ……”
“本世纪初我在《吴语研究》(2003) 的《後记》中曾表达这样的愿望:今後吴语学者如能做到每隔两三年就能聚会一次, 讨论‘吴侬软语’, 岂非幸事耶?欣喜地看到本世纪的头十年已召开过三次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2001年在苏州, 2003年在上海, 2006年在宁波; 并已决定第四次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初在江苏 常州市举行。我的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 真感到欣慰!预祝第五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真如
许宝华
教授所说, 第五届研讨会即将于2008年11月1-3日在常州工学院召开(见本刊2008年4月第89期第41页的报道。)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本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