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語文建設通訊第90期 2008 年 10 月

 

《桃花源记》中的“问讯”

 

王彤伟*

 

 

  《桃花源记》为历代传唱的名篇,各种教材和文选多有收录。但是,对于其中某些“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语,似乎并没有得其确解,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比如,对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一句中的“问讯”,一般都注为“问讯:打听消息。讯:消息。 [1]  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此处“问讯”为同义连用“解释为‘打听、询问’比较合适” [2] 。我们认为,这里的“问讯”正是那种“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训诂难点,解为“打听消息”固然不当,释为“打听、询问”似也不妥“问讯”在此处确为同义连用“问、讯”都是“问”,但这里的“问”不是“询问”,而是“存问”“问讯”应当理解为“存问、问候”

  为便于说明,将上下文引列如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寥寥数语中,当时的场景似乎活在了眼前:桃源中人与世隔绝数百年,其中的某位忽然发现了“渔人”。这位渔人对他来说无异于“外星人”,所以“大惊”。然後这位桃源中人盘问,渔人一一作答。问清之後,便邀请渔人回家酒肉款待。此刻,在桃花源里来了“外星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惹得大家纷纷前来“问讯”。所以,此情此景下的“问讯”,实在就是一种看热闹性质的问候探望。大家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喜欢说话的人就会“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喜欢发问的人就会“问今是何世”,大家边听边“叹惋”。可见,桃源中人并不是带着问题来见渔人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想通过渔人来打听外界的什么情况。因此,以情景推之,这里的“问讯”不应当理解为“打听”。

  上述将“讯”解为“讯息、消息”、将“问”解为“询问、打听”者其实都犯了以今律古之病,古籍中“问、讯”都可单用表示“存问、问候”之义。如《周礼·秋官·大行人》“(诸子之礼)出入三积,壹问壹劳。”郑玄注问,问不恙也。”《汉书·赵广汉列传》广汉尝记召湖都亭长,湖都亭长西至界上,界上亭长戏曰:‘至府,为我多问 君。”颜师古注多,厚也,言殷勤,若今人言千万问讯矣。”颜师古为免歧解,专门在串讲中用双音词“问讯”解释了“问”《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绸缪结风徽,烟煴吐芳讯。”李善注郑玄《礼记注》曰‘讯,问也。”明沈炼《寄张瓯江司丞》谨修短楮,奉讯旦夕。

  同义连用表示“存问、问候”的“问讯”在与陶渊明时代相近的古籍中用例不少,如:

  1. 寝疾二年,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权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送布帛。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三国志·吴志·朱然传》)

  2. 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後汉书·清河孝王庆传》)

  3. 阿那律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大目连,汝可往问讯世尊,目连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东晋法显《佛国记》)

  4. 私门有幸,亡大姑元嘉中蒙入台六宫,薄命早亡,先朝赐美人,又听大姑二女出入问讯。(《宋书·竟陵王诞传》)

  5. 是故至诚五体敬礼,呵罗单国王毗沙跋摩稽首问讯。(《宋书·夷蛮传》)

 

  南北朝以至清代仍多有使用。如:

  6. 江左朝臣,子孙初释服,朝见二宫,皆当泣涕;二宫为之改容。颇有肤色充泽,无哀感者,梁武薄其为人,多被抑退。裴政出服,问讯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礼不死也。”(《颜氏家训·风操》)

  7. 侯王远来问讯天子,何为闭距,不时进纳?(《梁书·羊侃传》)

  8. 太庙立,州郡皆遣使贺,京白太守曰:“夫太庙立,移神主,应问讯,不应贺。”(《晋书·良吏列传·潘京》)

  9. 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季长。(宋陆游《次季长韵回寄》)

  10. 既罢,逾四五日,见其村中人传刘已死,李为惊叹。异日他适,见杖而来者俨然刘也。比至,殷殷问讯,且请顾临。(《聊斋志异·刘姓》)

  11. 内中一个和尚向僧官道:“方才进去的,就是张大房里静斋老爷。他和你是田邻,你也该过去问讯一声才是。”(《儒林外史》第四回)

 

  後来,表示“存问、问候”的“问讯”又由动词引申出名词用法。如:

  12. 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水浒传》第四回)

  13. (魏公)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表示“存问、问候”之义的“问讯”仍可见其踪迹。如何其芳《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老舍《四世同堂》八四和尚看了瑞全一眼,打了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吴伯箫《微雨宿渑池》一壁和卖零食的老头儿打着问讯,一壁抬头望望阴霾的天空,仿佛觉得天不会亮了似的,更加感到了夜景的凄清。

  同义连用者往往可以变序使用,表示“存问、问候”的“问讯”也可说成“讯问”,只不过数量不多。如:

  14. 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

  15. 通衢皆高轩,竟岁谢讯问。(宋刘攽《初冬晨起作四声诗·去声》)

  16. 他正是良才奇宝在人间,我则道重修讯问传书简,原来他相期恶战呈公案。(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综上,对于《桃花源记》中“咸来问讯”之“问讯”,不但“讯”不当理解为“讯息”,而且“问”也不当理解为“询问”“问讯”是“问、讯”在“存问、问候”义上的同义连用,只有这样理解,才既合乎情理,也合乎语言规律。   

 

 

                                                                              

書介

         曾子凡著《香港粵語慣用語研究》       本刊

 

 

  曾子凡著《香港粵語慣用語研究》已於20088月由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

近幾十年來, 內地出版了多本研究普通話慣用語的書, 但是粵語慣用語, 尤其是香港粵語慣用語的研究不多。這本二十萬字、四百餘頁的專著, 可說是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

本書作者認為:慣用語、成語、諺語、俗語、俚語等固定語是熟語中互相平行的幾個小類。但是由於彼此有不少相近的特點, 以致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其界定爭論不休。本書作者經過詳細研究, 認為慣用語應指:表示事物的一般概念而非專門用語、一般專名語或事物名稱, 具有語義變異、短小精悍、結構定型性較弱等特點的口語固定語。符合所有這些特徵(不能只符合個別特徵)的用語單位, 才算是慣用語。”

在此基礎上作者從八千餘條香港粵語熟語中, 篩選近三千條慣用語, 進而分析其來源、構造、特點、功能、語用, 並比較與廣州粵語普通話的異同, 不愧為一本語料豐富、立論嚴謹、說理透闢的專著。

本書還附有多項索引及附錄, 方便用者。本書行文流暢, 既是難得的學術著作, 也適合一般有興趣的讀者。

本書作者 曾子凡 先生早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 長期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 曾著有多本關於廣州話普通話語詞對譯和對比研究的專著。本書是作者於2005年在香港大學中文系完 成的 博士論文, 出版時並有廣州 暨南大學 詹伯慧 教授 香港大學 鄧昭祺 教授的兩篇序言。                                                        

 

 



* 王彤伟先生成都市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学与新闻学院

[1] . 如郭锡良《古代汉语(上,商务印书馆,1999版,2003年印刷,13页。

[2] . 田美〈桃花源记中的“问讯”,语文建设,20057期,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