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語文建設通訊第90期 2008 年 10 月

 

 歷史語言香港論壇 試刊號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20088

 

 

  發刊詞:本會於2007年初, 已有意創辦一份面對香港的“語文論壇, 後因故未能實行。現在20088, 乘奧運“加油”之風, 嘗試“試刊。內容分兩部分:1. 論壇, 希望大家支持。刊名暫定為“歷史語言香港論壇, 意念來自“歷史語言研究所”, 因為語言和歷史不能分, 今年也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80周年; 2. 會訊。*

 

[消息]      姚德懷、許耀池 參加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

   2008717 , 姚德懷許耀池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 之邀, 出席了該委員會的一次特別會議, 會議的主題是“中學教學語言”。會議主席為本屆教育事務委員會的主 曾鈺成 先生。出席會議的有各教育團體代表近40人。教育局 孫明揚 局長, 黃鴻超 常任秘書長以及楊森張文光余若薇劉慧卿立法會 議員也出席了會議。

  姚德懷許耀池 事前提交了書面意見如下。

 

[書面意見1]      目前處境:母語教育政策不能放棄            許耀池

  母語教學對學習的好處不用多說,從中文中學學生在會考、高考中各科都取得到佳績已是有力的說明。奈何當年在欠缺妥善的安排下,又不顧學校和家長的反對,便急急推出母語教學政策,結果在教育界引起「中中」、「英中」的標籤效應。

  現在教育局正就教學語言政策的「微調」諮詢各大教育團體,本會認為推行母語教學的政策絶不能放棄。若允許各學校以分班、分科、分時段等形式增加英語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增加接觸英語的機會,消除學生抗拒英文的心態,並淡化標籤效應對學校、學生的影響,尚無可厚非,但政府當局必須制定完善的監察機制,堅守「學生能力、教師英語水平及學校配套設施」三大原則,不然,香港的教學語言將走回舊路,這絶非香港學生之福。                                          

 

[書面意見2]         中期方向:提高普通話在香港的地位        姚德懷

  感謝曾鈺成主席召開特別會議, 讓大家有機會討論“中學教學語言”問題。

  本人認為, 香港中學教學語言問題是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關於具體細節, 現階段可討論的餘地恐怕不大。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須要盡早解決的, 恐怕是一些原則性的問題, 一個方向的問題。

   先生曾在 2007222 的《星島日報》發表文章1, 提出了三個問題, 都是重要的。它們是

  1. 中英文學校的劃分問題; 2. 普通話在教學上的位置;

  3. 非華語學生的教學語言政策。

  您在這篇文章最後說:“這幾個問題, 都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 如果有, 當局自當早就採用了。要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出解決方案, 是過分苛求。不過候選人起碼應該知道問題所在, 顯示解決問題的決心, 並且指出尋求解決的方向。

  我完全同意曾主席說的, 應該有個解決問題的方向。這個方向, 依本人看來, 應該是“提高普通話在教學上的地位。”

  其實, 總方向早已有了。 2002123 , 立法會通過議案, 促請政府制訂有效措施, 改善市民使用普通話能力。2 本屆立法會有跟進嗎?希望教育事務委員會能起帶頭作用, 採取措施, 改善市民使用普通話的能力。

  這次教育事務委員會的來信說“倘貴團體的代表打算以普通話向事務委員會陳述意見,請事先給予通知, 以便作出所需安排”。本會會員對此甚感驚訝。

  普通話是我國的共同語。在香港立法會 教育事務委員會 發言, 竟然需要作出特別安排, 可知普通話在香港的地位之低落。3

  本人曾於 2008316 參加一個“教學語言政策研討會”4, 研討會主題是“如何利用教學語言令學生中英兼擅?”該研討會的邀請信和程序上說明“語言:廣東話”。我在研討會上說應該提高普通話的地位。講者之一的教育局副秘書長 甯漢豪 女士說會跟進。但至今好像還沒有下文!

  教育局孫明揚 先生曾表示, 期望10年內, 全面提升小學生英語水平, 屆時所有學生升中時可中英兼擅。大家知道, 10年內沒有可能使升中學生都掌握普通話。在孫局長的思維裏, 大概普通話連個影子也沒有, 普通話不算是中文5

  如果本屆立法會真的沒有跟進6年前已經通過的議案, 教育事務委員會也真的應該促請立法會, 再次促請政府制訂有效措施, 改善市民(尤其是香港教育界)使用普通話的能力。

  現在香港正面臨一個新的時期:20086, 兩岸關係豁然開朗。香港人又在擔心會不會被邊緣化。一般香港人的考慮總是在經濟層面, 很少人會從語言文化的角度來看問題。我認為, 從語言文化的角度來看, 未來大陸人民和臺灣人民、東南亞華人相互之間更容易溝通, 雙方更容易融合。因此不僅在經濟層面上, 在語言文化層面上香港也將被邊緣化。

  同樣在20086, 香港的語文教學再次陷入困境。人們仍舊以香港為本位, 為中小學的教學語言該用英語呢還是粵語呢爭論不休。在這類爭辯中, 普通話一直是被遺忘的、是完全沒有地位的。我們認為:隨着大陸 臺灣進一步融合, 香港正面臨一個新的時期。如果教育界仍然不加強重視普通話教育, 仍然不加大加快普通話教學的力度速度, 仍然不在多數科目中引進普通話教學的元素(不僅是“普通話”單個科目而已, 不僅是“普通話教中文”而已), 那末在可預見的將來, 香港年輕的一代, 將是深受其害的一代, 將是被邊緣化的一代!

  港人常說香港是國際城市。未來, 國際上使用中文的場合越來越多。如果香港的中文仍是沒有普通話成分的中文, 未來香港何以自處?

  最後, 讓我引用史丹福大學 孫朝奮 教授 2007723 香港的贈言6 他說香港不應分中中、英中, 應該發展英語、普通話雙語並重的教學。……既然本港九成人說中文, 就應該提供完全以中文授課的大學課程及文憑, 供中學階段沒有接受英語授課的學生”。他又鼓勵普通話教學, 建議根據學生能力, 從小學開始以普 通話 教授不同科目, 最後推展至中學全科以普通話或英語教學,香港的兩文三語, 成功與否, 在於小學教育”。

   教授的話有啟發性, 值得大家進一步探討。                          

 

                      2008717 會後附記             姚德懷

  許耀池 老師在會上, 由於時間的規定, 總共只作了三分鐘的發言。我用普通話發言, 也是全場惟一以普通話發言的參會者。大家從上文可以看到, 我的發言內容其實是遠瞻性的, 與目前的議題關係不大。然而我發言完畢, 竟然得到了不少掌聲, 而且也是會議全場惟一得到掌聲的發言者。因此我深信, 香港的語文問題值得大家深入探討。目前的決策者, 有如走馬燈, 怱忙上台, 怱忙“拜拜7。他們的 IQ 實在不敢恭維。有些議員也說, 真正的要討論問題, 三日三夜也不夠!

  香港的許多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語文問題也是如此, 深入的討論都離不開歷史。因此本刊名為“歷史語言香港論壇”。

  香港真正的語言工作者, 加油!8, 9                                     

 



* 本“論壇”已寄發給香港會員。這裏重印, 但省略了“會訊”部分。

1. 曾鈺成,“教育政綱避談語文政策,《星島日報, 2007222 。這篇文章是談當時兩位行政長官候選人曾蔭權梁家傑的教育政綱。

2. 2002124 本港各報章。

3. 有看了本文初稿的朋友說, 這裏應可引述我國《憲法》或《國家語言文字法。朋友說, 香港有關部門的人員是否知道普通話是上了國家根本大法和國家語言文字法的?

4. 特許語言學會香港分會、匯賢智庫政策研究中心合辦“教學語言政策研討會”, 2008316 , 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研討會首先由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先生致辭。

5. 一般香港人恐怕仍然認為普通話不算是中文。怪不得大學裏也仍要開小學程度的普通話的課程, 教入學試中文科合格的大學生“我先走”(我行先)、“這次”(今次), 等等。

6. 標題“史丹福語文教授:母語教學剝削中中生,《明報, 2007724 孫朝奮曾任教香港城市大學 2007723 他應匯賢智庫的邀請, 在午餐演講會上講“語文計劃與香港的將來”。

7. “拜拜”是外來修辭, 能用嗎?

8. “加油”也是外來修辭, 來自德語 Gib mehr Gas, 見《德漢詞典》Gas 條。

9. 2008722 附記:今日《明報》A4版“社評:“內地生來港之後, 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 取得優異學業成績, 加上掌握兩文三語, 特別在普通話方面和熟識內地情況方面, 較本地生優勝, 處此中國經濟蓬勃發展, 外國資金都湧向中國之下, 內地生有一定優勢。”

A8馬家輝:“香港書展當然有需要精益求精, 但更有需要全盤改革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考試方式、教科書質素; 而正因教育制度失敗如斯、考試方式守舊如斯、教科書質素墮落如斯, 我們才更有理由鼓勵孩子到書展碰碰運氣、開開眼界, 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