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語文建設通訊第90期 2008 年 10 月

 

紀念 國語普通話運動110周年

重印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的設想

 

 

   黎錦熙 先生(1890-1978)曾說, 1898年是國語運動開始的一年。1 2008, 國語運110周年, 是《漢語拼音方案》公50周年, 也是 先生逝世30周年, 因此是值得我們紀念的一年。2

1898戊戌 611 清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 決定變法。黎錦熙曾說, 公曆的末一數字是“八”的(干支紀年以“戊”字開始的), 就是“國語運動”的紀念年。他認為1897-98年是“國語運動”開始的一年。歷史記載:

1898(戊戌):七月二十八日, 清政府軍機大臣奉上諭:調取盧戇章等所著之書, 詳加考驗具奏。

1918(戊午)民國 北京政府 教育部 公布 注音字母

1928(戊辰)南京 國民政府 大學院 公布 國語羅馬字3

1958(戊戌)北京 人民政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正式批准 漢語拼音方案

按照 黎錦熙 先生的說法, 今年是“國語/普通話運動”110周年。內地一般用“語文現代化”這個說法, 則是從1892年算起, 那年盧戇章《一目了然初階》出版。

 

為紀念國語普通話運110周年, 並紀念 黎錦熙 先生逝世30周年,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計劃重印《國語運動史綱》。該書詳述1892 1933 國語羅馬字 推行概況止, 其間凡四十餘年國語運動的歷史, 並附有多種當年的教育法令, 確是研究這一段歷史的珍貴文獻。該書對香港還有一層特別意義。姚德懷曾說:

香港民間長期以來流傳着一種說法, 認為民國初年審定“國音”時, 粵音僅以一票之差敗於京音。考核史實, 便知道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不確實的。本來, 民間流傳這種或那種說法, 也是常見的, 不足為奇的。但是上述傳說竟也能在香港語文學術圈內流通, 某些學者不加考據便以本身專業地位予以肯定, 則是頗為令人惋惜的。4

該書出版後, 也方便香港學界細心地去查, 究竟有沒有“粵音僅以一票之差敗於 京音”這回事?

歡迎讀者來文(短文)談談回憶和感想。                       [本刊]   



1. 見黎錦熙著《國語運動史綱,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4年。

2. 1898 (戊戌年), 光緒帝變法。同年, 嚴復 赫胥黎《天演論》首刊; 馬建忠《馬氏文通》上海 商務 出版; 安陽 發現甲骨文。以上都是值得紀念的大事。參見王軍,“值得關注的1898, 上海《語言文字周報》第1274, 2008723

3. 1928,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 該所《集刊》(台北) 現已出至第79本。

4. 姚德懷,‘規範普通話’與‘大眾普通話’”,《語文建設通訊》第57, 199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