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文學論衡第17期 2010 年 12 月

 

黃尊生《述懷》詩與無政府主義

 

莫雲漢*

 

 

. 引 言

本文為20106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等多個團體所舉辦之「中西與新舊—香港文學的交會」研討會中一篇論文。黃尊生早年在香港讀書,晚年隱居於香港,《述懷》是其晚年在香港構思及完成,全詩洋洋灑灑,浩浩滔滔,其間有說理敘事,有抒情感慨,將西方的無政府主義 (Anarchism),中國的儒道墨思想,及古希臘史詩 (epic) 與中國阮籍《詠懷》一類之方法,融會貫通,此正合研討會的主題:「中西與新舊—香港文學的交會」也

黃尊生先生1990年在香港逝世,謹藉本文作黃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紀念。

 

. 黃尊生傳略

黃尊生 (1894-1990)原名涓生,又名鵑聲,外文名字為 Wong Kenn廣東番禺人。早歲畢業於香港皇仁書院,英語成績名列第一1912年回穗,與劉師復等人學習世界語,1921年負笈法國里昂大學,1925年論文完成,獲博士學位,論文為《埃及象形文字與中國六書》。留法期間,曾赴歐洲各地,代表中國多次出席國際世界語會議 (其中第十六屆全球世界語大會中,陪同蔡元培先生出席),並當選為國際世界語運動中央委員會委員,英國世界語會名譽會友等,積極參與世界語運動。1926年歸國,任廣東大學(後更名中山大學) 教授,除授文字學、語言學外,兼開世界語一科。抗戰時,間關入貴州遵義,任教國立浙江大學。勝利後回中山大學,1947任廣州世界語學會常務理事。1949年,輾轉到南洋檳城,任韓江中學校長。1954年再赴歐洲,留居英倫一年,1955年往意大利出席第四十屆國際世界語大會,重會舊日世界語同事,嗣當選為世界語學院院士。1959年徙居澳門,1966轉遷香港,未幾,應張其昀 (曾任台灣教育部長及中國文化學院創校人) 之聘,往台灣執教中國文化學院 (今中國文化大學)1971年返港,大隱於市,讀書著述,有淵明遺風,只與三兩友好往來。1990年逝世,享年96歲。其生平著作,豐而多門,有《埃及古文與中國六書》(法文著述)《中國問題之綜合的研究》,《讀史一得》,《嶺南民性與嶺南文化Towards a Free Society (英文著述,以 Charles Martin 之名發表),《人道的社會主義》(Towards a Free Society 之中文譯本,以吳曉雲之名發表。)《滄海一鱗》,《中國語文新論》,《小滄桑齋詩草》(線裝本 1958)《小滄桑齋詩草‧詠史‧述懷合刊》(增訂本 1988)《唐詩今選》(未出版),既是學者,亦是詩人,更是社會運動實行者。

先生在留法之短短幾年,為其參與世界語運動最活躍時期。所謂世界語 (Esperanto) 是波蘭人柴門霍夫 (L.L.Zamenhof 1859-1917),據印歐語系所創造之一種人造語言,原意是「希望者」,有希望四海一家之意。故習世界語者,皆本有同情、友愛、民胞物與之襟懷。而無政府主義者多亦重視推廣世界語,借此促進其無政府、無國界理想的實現,兩者遂聲氣相關,密不可分。

 

. 心社與無政府主義

社會主義有過百種之多。而無政府主義則為各種社會主義中之一種。

19127月,黃尊生與劉師復、莫紀彭、袁振英、區聲白、黃淩霜等人組織「心社」,宣傳無政府主義。黃尊生有<三月廿九日寄宇非>一詩,云:

當年射虎拏龍手。黍離愴絕軒轅胄。頭顱大好歎無家。暗嗚叱咤風雷走。廣州辛亥三月二十九。一聲霹靂黨人革命熊羆吼。督轅濺血驚鬼神。七十二士黃花岡上長埋首。故人當日不論功。追隨先進倡大同。十二戒約、不葷不酒、不輿不役、不戎不仕不議政。黃農虞夏、老莊墨翟標同宗。小康禮運張三世。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兼紹西歐先哲諸家之學說。柏拉圖共和國、摩亞氏烏託邦而後、復有聖西門與蒲魯東。晦鳴風雨共一室。切磋心社心魂通。我時年齒最穉初解事。新知瀹吸開鴻濛。即今雲煙過眼一瞥三十載。世事散亂隨秋風。復值刀兵烽火、七七七載煎國難。生涯促促如飄蓬。窮愁日日蔽煙霧。歸心東望珠崖東。何時殲仇復土、凱歌高唱洗兵甲。重輪歸去心頭鬆。崖門日出火輪紅。海南招手潛蛟龍。紅棉時節花穠穠。琶洲孤塔矗長空。月明珠海香濛濛。指點海珠珠石聽潮鐘。沖虛華首飛雲峰。羅浮容我逍遙蹤。邇時與君把臂話舊論今古。一壺一盞、素馨茉莉、花光十里春無窮。

宇非即莫紀彭之別字。莫紀彭 (1885-1972),東莞人。1909年加入同盟會。l911年辛亥329黃花崗之役,擔任先鋒隊第三隊隊長,親率隊員攻打兩廣總督衙門,巷戰達旦,僥倖未死,有謂其為第七十三烈士者[1]。此詩作於抗戰前後,追憶莫氏當年參與黃花崗之役,及合組心社之一段往事。其中述及無政府主義之源流,與心社之戒約、宗旨。

英文 Anarchism,有幾個譯名,一譯無政府主義,一譯安那其主義,又一譯無治主義。黃尊生以無治主義一名為較佳,然一般皆謂為「無政府主義」。此學說可追溯至柏拉圖之共和國,及摩亞之烏託邦,而法國之蒲魯東則始奠其基,俄國之巴枯寧、克魯泡特金則為後勁及集大成者。

黃尊生曾以吳曉雲之名,譯著《人道的社會主義》,簡約說明無政府主義之源流,其中的幾個關鍵人物,有如下介紹:

英國高德文 (William Godwin 1756-1834) 主張廢除私產、男女平等、個人自由,可謂無政府主義之先驅。

法國聖西門 (Saint Simon 1760-1825) 認為由國王、僧侶、貴族、兵士、法律家所把持的「軍事體制」,應該廢除,代之者當為由工匠、木匠、鐵匠、金銀匠等產業者組成之「產業體制」。曾謂國家未來之形式,就是技術機關與專門職業團體之一個聯合組織。

法國蒲魯東 (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1865) 更攻擊財產,謂財產是贓物,其最關心最堅持者,是人的尊嚴,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此即「正義」。要樹立正義,必須將經濟上之種種矛盾,加以清除,形成一種正義的、均衡的狀態,而經濟之自由要與政治之自由連在一起,故社會不須要有政府統制,主張國家分權,中央權力要分散,最後,政府此一機構,溶解於經濟組織之內。

俄國巴枯寧 (Bakunin 1814-1876),主張社會組織應以自由聯合的方式,由下而上,沒有政府,只有事務行政之機構,並又著重人性與人的尊嚴。人性的光輝,可使人更高尚、更自由、更幸樂。

俄國克魯泡特金 (Peter Kropotkin 1842-1921),既是卓越之科學家,亦是一位心腸溫暖的社會哲學家,反對權力,主張在自治團體之自由合作基礎上,以改造社會。社會中各成員間的相互關係,不是靠法律靠權力來維持,而是成員間之相互同意,以及善良的社會風俗來作調節。

又劉師復[2] 有<無政府淺說>一文,云:

政府果為何等之物乎?果於吾人類有何等之利益乎?吾人飢則食,寒則衣,能耕織以自贍,能築室以自安,能發明科學以增進社會之幸樂,無取乎政府之指揮也,亦無需乎政客之教訓也。自有政府,乃設為種種法令以繩吾民。一舉手,一投足,皆不能出此網羅陷井之中,而自由全失。世界之人類,皆兄弟也,吾人本能互相親愛,政府乃倡為愛國之論,教練殺人行兇之軍隊,以侵淩人國為義務,於是宇宙之同胞,互為仇敵,而和平全失。是故政府者,剝奪自由擾亂和平之毒物也。政府果何自起乎?曰:起於強權。野蠻之世,一二梟悍者自據部落,稱為己有,奴役其被征服之人,復驅其人與他部落戰,互為敵國,此國家之由來,政府之從出。[3]

以上是無政府主義之幾個代表人物的理論大概。

黃尊生早年習世界語,夙具四海一家之理想,而以無政府主義,與中國孔子之大同社會、老莊之無為、墨子之兼愛,有不謀而合者,乃醉心研究,並與劉師復、莫紀彭等組心社,加以宣傳及實踐。

「心社」並非革命之政治組織,而是「本堅卓之志,取簡單之途,立為戒約,互相切磋,期破壞一切偽道德惡制度,而以公道的、真理的新道德良制度代之」[4] 的團體。並訂社約十二條:一、不食肉,二、不飲酒,三、不吸煙,四、不用僕役,五、不坐轎及人力車,六、不婚姻,七、不稱族姓,八、不入政黨,九、不做官吏,十、不做議員,十一、不做海陸軍,十二、不奉宗教。此<寄宇非>詩中所提到的十二戒約也。

 

. 黃尊生之《述懷》詩

黃尊生習世界語,又留學法國,精通多國語文,然其中國文學之修養甚高。其《小滄桑齋詩草》自序有謂:「早年雕琢,得力於雷鐵崖區邦侯二君為多,而對余期許,則以陳君伯莊為最。」陳伯莊曾稱其詩爲嶺南第一。[5] 黃華表更謂其足與康有為、黃公度、丘滄海、梁鼎芬、羅癭公、曾剛父、黃晦聞等並駕,堪稱近代嶺南八大詩家云。按黃先生少年學詩,出入梅村、漁洋、定盦,中年沉浸於少陵、東坡,後更博探太白及唐諸賢,而上溯漢魏,尋源究委,融會貫通,自成一家。1958年出版《小滄桑齋詩草》後,續有撰作,晚年隱居香江,構思《詠史》、《述懷》兩組五言古詩,以寄其歷史、社會、政治、人生、宇宙等之感興。初,黃尊生曾將詠史詩稿兩首,寄與在台灣之黃華表,黃華表回書云:「前奉詠史詩二首,是在港讀過者,實有建安風味,此兩月來未知已增詠若干。此種體裁,先哲尚少嘗試,阮嗣宗之詠懷,李太白之詠古,以至射洪(陳子昂)、曲江 (張九齡) 之詠懷感遇,大體均此一類,然都不過百首,想見其難。我兄將否以西洋詠史長篇之方法,施之中土,在五古中另闢一境界,實欲急觀厥成,先睹為快也。」(見黃華表之書函手稿) 不久,黃尊生毋負摯友所望,先後完成《詠史》、《述懷》兩詩。其《述懷》詩分上下篇,共四十八首,上篇四十一首,為外篇,下篇七首,為內篇,一意穿繫,首首連貫,故分則為四十八首,合則為一整編,而其無政府主義之思想,藏蘊其中。茲引詩作介 (因篇幅所限,刪去若干首),以見其思想懷抱。

 

述懷 上

世變靡有窮。所懷百千慮。追夢每成癡。結想渾無據。寰海遍瘡痍。生民傷殄瘁。冉冉歲將頹。惘惘天胡醉。心事苦殷殷。筆端空絮絮。()

此為一編之發端。蓋其有感於寰海瘡痍,生民殄瘁,故奮絮絮筆端,以寫所懷也。

仙人笑爛柯。一弈遷陵谷。紛紛更世事。興廢同棋局。周衰有七雄。縱橫成戰國。六國擁強兵。西秦豈足卻。誰令齊楚爭。趙魏復交惡。猜忌每傾排。怯懦自孱弱。縱合已無功。縱破連橫作。遂使暴秦強。并吞歸一橐。宇內儘包舉。興亡究難卜。一炬了阿房。低徊嗟杜牧。()

時值遞邅期。去古五千載。溯自巴比倫。遠及羲農代。洪荒昔已湮。草昧今未改。瞻彼貊蠻君。深宮居曖曖。無殊古埃及。法老為神宰。牛首而人身。威靈騰赤海。誦咒有經文。兵車有師旅。重生木乃伊。躍出金棺外。()

此兩首以中外歷史,興言當今世界,各國互相仇敵,縱橫捭闔,有如戰國爭雄之局,而此正「政府」之為害。黃尊生曾謂馬克斯之一套辯證法,將賦予領袖一種權力,做成領袖之狂妄,使其放縱而肆無忌憚,愛憎好惡,隨其喜歡,黑白是非,任其顛倒。如史太林晚年,儼然一位天神,他就是領袖、就是保護者、就是靈感的源泉,藝術家由他啟發,科學家由他指導,真理由他的言語出來。若此,他已經超過俄國的沙皇、羅馬的凱撒大帝,簡直是古代埃及的法老,天神與皇帝,合而為一。[6]「洪荒昔已湮。草昧今未改。瞻彼貊蠻君。深宮居曖曖。無殊古埃及。法老為神宰」數句,蓋指蘇聯史太林之獨裁、專制與極權統冶。

太古本無為。群居任棲息。天地一穹廬。聚落成阡陌。無國亦無君。自耕而自織。菽粟與桑麻。漁陶互交易。於以啟文明。閭里安其宅。唐虞有仁君。揖讓推賢德。謝之不願聞。巢由終遯跡。焉知後王事。爭奪喪魂魄。()

唐虞啟文明。謙恭有揖讓。帝力伊云何。康衢傳擊壤。穎濱匿洗耳。至尊莫能尚。古今五千載。孰與知真象。先賢不絕書。下筆標宗仰。以此示楷模。唐虞成理想。天下悉為公。千古追遺響。()

治道起唐虞。流風實未泯。後儒勤紹述。僉知邦有本。儒者宗仲尼。洙泗承先訓。子輿張大義。金聲而玉振。恢宏邁往古。浩氣薄雲漢。尊民而抑君。千古開精蘊。世衰傷亂離。溝壑哀宛轉。何以解倒懸。息政蘇民困。湯武誅一夫。豈曰非天順。興懷念王道。資生事足勸。養生以送死。生死無遺憾。室家得所宜。陰陽無曠怨。五畝宅桑麻。飢寒都飽暖。以此洽天心。仁政於焉奠。()

以上數首,言太古時代,不知帝力,庶民無有束縛,只過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孔子之「大同」,老子之「無為」,不過如是也。此亦為理想政治之源頭也。

孔氏重言仁。墨氏乃言愛。浩博則言兼。推類至無外。尋源法堯舜。用夏變周禮。墨者本黔黎。手足為胼胝。早具平等觀。肝腸出仁惠。大勇起衰頑。艱苦以救世。非攻必守禦。湯火皆可履。孰能負憂傷。捨命為鉅子。撫懷摩頂踵。天下惻然視。()

老氏主無為。未必無為好。天行任自然。是即為常道。日月豈無為。陰陽耀昏曉。運行常不息。四時自長照。昏愚降人事。利欲生機巧。因有以生貪。因貪而奸狡。故有不如無。貪念隨之掃。徇財有鄙夫。竊國有大盜。爭奪靡有窮。干戈遂紛擾。老氏詎異人。憂傷出懷抱。非欲騁玄虛。千慮藏深奧。(十一)

孔子倡仁,墨子講愛,其實同一肝腸。可惜人有智巧,利欲薰心,於是竊鉤竊國,盜賊多有。老子之言無為,又言若愚若拙,良有以也。「老氏詎異人,憂傷出懷抱」,《述懷》四十八首,亦可謂出自黃先生憂傷之懷抱,其言老子,所以言己也。

道墨旨雖殊。同儒通禮運。天下果為公。大道行無困。選賢而舉能。修睦以講信。親親及人親。人我無殊分。老者終天年。壯幼安所願。貨財無所私。力作非所吝。外戶不常關。風俗歸淳善。是之謂大同。教化追堯舜。諸子豈異源。共紹唐虞訓。(十三)

大同已無聞。小康亦不作。翹首望西方。遠思古希臘。惟時四世紀。坡黎是矜式。在彼為城邦。義亦通社稷。秉政不言君。邦以民為則。教化最昌明。千古欽遺澤。一傳至羅馬。朱紫傷亂赤。逮及羅馬亡。昏昧返榛棘。百劫乃重生。榛棘幸移易。新邦開近世。君威轉炎赫。暴戾悖民情。揚言朕即國。終以此傾頹。帝位亡鋒鏑。歷史此轉捩。世紀開新冊。四海歌自由。革命爭傳檄。(十四)

小民徒蚩蚩。由來淪下隸。往復百千年。君威若天帝。西方倡革命。民權開近世。從此翦君權。戢翼居虛位。雖無九仞功。亦足傾其勢。不使殺無辜。不使橫拘繫。不使歛錙銖。不使窮苛細。以視暴君朝。層陰已開霽。(十六)

古代之中西方,皆曾有過一段「無治」的自由之世。如古希臘之坡黎 (即城邦 Polis 之音譯),小國寡民,此種城邦政治,已具民主自由之規模。可惜輾轉至後來,皇權高張,羅馬覆亡之後,更是千年黑暗。一場文藝復興,民智漸開,而始有英國革命,美利堅獨立,法國大革命等等之革命波瀾。

王朝已溘逝。何意忽返魂。寥落舊宮庭。復辟臨新君。掀髯發狂笑。威猛前無倫。生靈掌握中。赫赫如天神。返身入古代。一往三千春。中古哈利發。遠古巴比侖。正義非所識。是非亦無聞。自由與人權。語之徒生嗔。(十八)

黃尊生曾謂:英國革命,美利堅獨立,法國大革命所獲之成果,雖不甚圓滿,但仍可觀。不幸的,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起了一種反動,就是極權主義之出現。其形式,最初是馬克斯主義,其次是法西斯主義,又其次是納粹主義,一齊起來,反對自由,反對人權。在極權制度之下,社會向後退,使中古時代許多制度都復活,如專制之復活,愚昧之復活,殘酷與暴虐之復活,真是不幸之極。[7] 此首正發此感慨。

時勢有乖離。大道無今古。唐虞雖遠邁。新運或可睹。西方祖希臘。邦以民為主。先代所秉承。人權由天賦。天賦即自由。長照明如炬。我有口與心。我有足與手。有口斯能言。有足斯能走。我手自能耕。耕耘出南畝。辛勤待秋收。顆粒供炊臼。歲時娛親疏。隻雞一樽酒。誰謂我無衣。桑麻長屋後。機杼不停梭。衣裳足蔽肘。我生而自能。凡百由天授。(十九)

我身非木石。我心苦難紓。我口固欲言。我筆亦能書。大塊有文章。心箋出靈噓。以此寫興亡。不禁傷蟪蛄。追惟往史蹟。百代同須臾。幽懷入邈冥。忽覺身凌虛。飄颻上層霄。天風吹長裾。海山乍湧現。縹緲疑方壺。欲採不死藥。金莖脫凡胎。王母開壽筵。問我來何居。賜之飲瓊漿。指點騰雲衢。朝發自崆峒。夕宿留蒼梧。反視失星斗。回眸無居諸。沈酣夢寐中。覺來空蘧蘧。自知非真有。荒唐復癡愚。堪笑秦漢君。身死埋寒灰。我若不能言。我將成瘖瘏。不如了無生。一息還太初。(二十一)

此兩首言人權天賦、自由天賦。前首謂人應有選擇工作之權,亦即謀生之權,蓋經濟自主,始有自由。後首更謂言論自主,思想自主,始能精神自由,可以逍遙天地之間。若在極權專制之國,口不能言,筆不能書,以至心不能想,真乃生不如死。

時代轉昌明。為政不言治。即今觀世運。亦足喻斯旨。生民所秉彝。今古無殊異。衣食之所需。耕耘之所視。教化之所涵。百工之所利。商旅之所營。舟車之所至。風俗之所成。人倫之所以。凡百出斯民。通工而易事。或出匠人心。或本先賢理。血汗之所凝。精神之所聚。自昔已如斯。所事非官吏。但使法非苛。生涯斯可矣。老氏倡無為。豈欲焚車軌。無為無不為。意即為無治。(二十二)

近世開宏圖。規模非昔比。意亦古無殊。分工而治事。孰為農與工。孰為商與士。孰則識天時。孰則諳地利。或為鄉與村。或為都與市。若者司考工。若者稱文藝。若者殖貨財。若者歸經濟。有無通貿遷。生產依機械。百物匯舟車。千輪旋軸齒。孰為闢山林。孰為營廛肆。孰與置郵傳。心聲通遠邇。孰為育英才。莘莘多學子。日長勞案牘。筆札有書史。執業而分工。彼此相依倚。掌理自斯民。何勞來管治。(二十三)

政者所云何。從公而任事。任事既從公。職則同經理。無殊諸企業。事權憑託寄。館宇有珍藏。冊幅存希世。館宰亦常人。受事居其位。嘉賓欲觀賞。入門但納費。無主復無賓。相忘若魚水。又或趁舟車。來往多行旅。持票而登廂。職掌知誰主。推之各門部。所司亦相類。郵電有通傳。災荒有賬濟。病院事醫療。銀行理泉幣。主管不知誰。因才而任事。就之有和顏。所求無拂意。以此觀未來。亦足明趨勢。規模由此立。推及各科系。負責祇從公。非官亦非吏。中樞所執掌。統計非統制。官府與宮庭。已成告朔餼。近瞻新事理。遠矚大同世。運會所轉移。雖微而具體。為之而不有。斯旨即無治。(二十四)

此數首撮聖西門、蒲魯東等諸家學說之要,道出無政府主義在政治制度上之主張。「政府」既為罪惡之源,故應限制其權力,將其權力分至社會上各種技術機關與專門職業團體,成為一個聯合組織,如同一所企業,一間公司,其董事、經理、主任、員工,大家分工治事,權力只運用在行政職務上,而非以權力駕馭別人,奴役別人。於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便不難達到。

莊子有云:「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天道)莊子之意是:上無為而下有為,兩者始能夠相輔相濟。此與無政府主義之分權理論,實相契合。黃尊生則稱此為「政治向心力」與「政治離心力」,所謂政治向心力,是叫全體人民盡量去參加政治,加增政治的力量,以為革新與推進的原動力。所謂政治離心力,是叫社會上的各門事業,脫離政治的縛束,而自行發展。如此,可以將政治的範圍縮小,政治的範圍既然縮小,則其作惡的範圍亦隨之而縮小。至於國家之大計,則採取一種聯治(如職業聯治地方聯治及其他各部門之聯治)之方式以解決之。如此,以社會力量補政治力量之不足,以社會之職能逐漸替代政治之職能,地方自治與人民自治,即可由此而完滿發展。[8]

天生此圓顱。智巧役萬物。以物潛深淵。以物翔空碧。以之探微茫。以之變金石。從無而生有。因百復添億。一彈足傾城。千里能摧敵。我主而物奴。物自為人役。一朝驚好夢。物力翻霹靂。主奴竟顛倒。物高逾丈尺。俯視小主人。牽之趨險仄。主人莫奈何。欲擺不得脫。(二十五)

近百年科技發展,日飛千里,本可造福社會,然當其操控在極權政府的手上,則足摧毀人類,甚至來一個反戈,對其操控的主人,作致命的打擊。思之不禁悚然。

物質似狂流。財貨逞其力。都市利居奇。匯聚如山積。相倚有政壇。操縱及全國。由是各大都。盡綰中樞脈。財權自此伸。政權由此出。都會為集中。彼此相勾結。千紅而萬紫。金銀堆兆億。百物滿倉儲。倉儲憂腐蝕。滿盈多冗贅。失控遂奔逸。綺靡復虛浮。匆煩易迷惑。筋力喜愈張。心靈乃愈澀。百態極媸妍。怪此龐然物。有如塗脂粉。憨肥描不得。獨惜遠鄉州。消瘦無顏色。(二十七)

政權之集中。結晶於都市。財富之集中。與此相依倚。集中必外削。朘吸以肥己。內則長脂膏。外則蹙生理。生機外愈蹙。脂膏內愈熾。循至入膏肓。癡肥惟仆死。所以必虛中。以釋嗚呼慮。中虛則外裕。外裕內亦遂。散權而虛中。標本均可治。分化為之功。無為以為旨。政權與財權。等閒同一視。(二十八)

專制國家,權力集中,一切生產分配的工具,握在手裏,又將藝術、科學、組織及宣傳,亦都握在手裏。這種國家,對人民的威脅,的壓迫,的殘害,當非常厲害。黃尊生引美國蒙姆福特 (Lewis Mumford) 之《都市文化》(The Culture of Cities) 一書,講述都市的發展,謂由中古時代以大寺院及墟市廣場為特徵的都市,進而為工業革命後的「焦煤都市」(Coke-town),再進而為今日的「巨形都市」(Megalopolis),這種「巨形都市」,是怪異的、變態的、積滯的、集中的、乾枯的、緊張的,並對大自然汙損,對人生價值剝蝕,如果一路向前,再集中於龐大,集中於權力,則必然成為「暴君都市」(Tyrannopolis),若再一路發展,終至成「死亡都市」(Nekropolis)[9] 而解決這個問題,歸根究底,就是要國家權力分散而已。

有生均有養。天心無偏私。覆載天地寬。萬物得蕃滋。游魚潛深淵。飛鳥巢高枝。先人事農耕。雨暘有其時。桑麻好收成。三月賣蠶絲。百工皆自得。擇業隨所宜。我手養我口。以此安其居。甘苦非所論。但使願無違。如何時世遷。生計仰工資。計工而給值。失業愁雙眉。甚或當極權。口腹為箝羈。俯仰不自由。衣食隨人施。返身思往昔。不禁起長噫。故當興運會。生事問新機。(三十)

太古之世,人生活在土地上,有手有口,本來可以自給自足。但工業革命後,工廠的工資制度確立,當農民失掉土地,手工藝者失掉職業,而要走到工廠做工之時,仰仗工資,於是便喪失經濟的自立。甚者政府的權力,如集中及膨漲至成為一個極權國家,便將所有資源,加以操控,加以統制,則人民的肚皮,更得操控統制,使其與奴隸無異。

人在天地間。與物為一體。民與吾同胞。物與我同類。物類計萬千。孰識人為貴。觀夫有生倫。一例蒙天惠。蟲魚與鳥獸。花木兼百卉。莫不有生機。各顯其天趣。庸人誇智巧。對物仍多愧。飛走已不如。視聽尤難企。應無爾我心。共解同群旨。天地一穹廬。方圓猶尺咫。其外則太空。鴻濛渾無涘。茫茫至星雲。相去億億里。人在宇宙中。太滄一稊米。上固非仙靈。下亦非狐鬼。要在人為人。應知其所止。(三十二)

人所以為人。在其有人性。生人性本善。自昔稱天命。孩提戀慈懷。吃笑神如映。渾然赤子心。天真若未醒。此心本純善。良知自萌孕。懸崖驚失足。孺子將入井。乍見必呼號。奔走急欲拯。又或見不平。拔刀思一逞。顛連與孤苦。相視起憐憫。凡百有天良。皆能動惻隱。撫此赤子心。是即為人性。人性之不存。咫尺成梟獍。(三十三)

人所以為人。在其有人格。人性本真純。人格從玆發。性則為根苗。格則為花萼。花萼有光輝。根株自榮澤。根株得雨露。沃潤開心宅。心宅既光明。人格自卓立。羞惡必分明。是非必剖白。真情出肝腸。信義重金石。獨立而不依。俯仰無慚怍。夫是之謂人。湛然見人格。(三十四)

無政府的社會,如欲運作有序,則每「個人」,必定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故蒲魯東、巴枯寧等皆著重人性之發展,及人格之尊嚴。巴氏認為人性的光輝,可以解放人類,使人類更高尚,更自由,更加幸樂。黃尊生曾謂:「修身在乎潔己,必時時洗滌其心靈,不為塵垢蒙蔽,此即克已復禮之義。所謂克復者,即回復其人性,回復其本心,回復其靈魂,回復其生命。必有此純潔之本心,之靈魂,然後可以負起天地綱常之責。」[10]

我每念生民。億兆罹烽火。旋復念貧寒。歲歲愁飢餓。又復念無依。伶仃惟一我。更復念傷亡。春夢人間破。不禁起悲懷。彷徨呼荷荷。哀鴻空涕淚。劫網重重墮。安得挽乾坤。盡息刀兵禍。霈然天雨粟。漫山皆廣廈。月圓花永好。大地無孤寡。順命以知天。釋慮安乘化。庶使我哀黎。慈雲沾一灑。否極望泰來。倒啖如甘蔗。搔首仰蒼穹。愴懷獨悲咤。(三十九)

我不入地獄。伊誰入地獄。昔聞大雄氏。神慧臨西竺。萬法本慈悲。一燈非寂寞。普渡永存心。飄淚堪盈掬。空有未全空。空去來還復。我佛固多情。生靈念煢獨。慷慨出慈悲。深情傾萬斛。傾至恆河沙。骷髏生骨肉。(四十)

此兩首正是其「憂傷出懷抱」之具體寫照。字裏行間,隱隱然發放著人性的光輝。

何時靖烽烟。四海為一家。洲瀛無遠近。車軌隨天涯。國界既消融。侵陵無復虞。衣裳會萬方。筆舌契同書。乍見喜招邀。款洽無親疏。相視如弟兄。爾汝同稱呼。畛域不因人。風俗隨各殊。此則短襟袖。彼則飄長裾。爾言戒旨酒。我愛斟深盃。東西不相傾。異同冶一爐。情誼得交親。心境為寬舒。世不知治亂。目不識榮枯。惟見滄海波。澄明若涵虛。土宇自茲始。一幅新輿圖。(四十一)

此首正是大同社會、無治社會的具體寫照。據黃尊生自謂,這幅大同圖畫,乃當年參加世界語的國際會議時之所見所感。

 

述懷 下

治亂繫興亡。庸愚嚴法網。不知稽本末。政令終成妄。律法所憑依。道德為宗仰。道德亦緣情。準酌隨風尚。風俗重歲時。昇平視門巷。迎年有宜春。送臘有祭享。社日暖初回。村頭笳鼓響。里仁斯為美。俗善自知讓。問政宜觀風。風俗關涵養。(四十二)

克魯泡特金所構想的社會中,其成員間的關係,不是靠法律靠權力來維持,而是憑各成員間之相互同意,來作調節。此外,又憑仗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來作調節。故風俗道德是本,法律是末,一個無治的社會,就要有善良的風俗,始能提高人民的道德修養。

憶昔住仙羊。迎年燃爆竹。我愛聽此聲。重睹春回綠。殘紅鋪滿地。飛光上屋角。餘香散煙燄。辛味覺馥郁。一嗅醒心魂。春芳知已復。華年忽自省。百感在心曲。此聲足起懦。振拔挽流俗。何當捆萬千。以之響窮谷。(四十三)

我愛賣花聲。清晨出門巷。陽春三月好。百花都盛放。提籃頻叫賣。柔曼聲如唱。戶戶有人家。朝朝鮮盌盎。一盌禮佛前。一盎供朔望。此聲深入耳。肺府留微響。頻年飄泊慣。往事仍難忘。安得返丁年。稍慰韶華想。(四十四)

此兩首追想年時的兩種生活,兩種風俗。蓋一個社會,因其傳統關係,環境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相習成風,自會蔚為一種道德,一種禮俗,一種信仰。如新歲降臨之際,爆竹一聲,振醒心魂,使人翻起新年之希望,於希望之中,更可產出不少新生的力量。又或如鮮花一束,供奉案頭,可用以虔心禮佛,可用以緬懷先人,能夠慎終追遠,民德自然歸厚。此即克魯泡特金所謂善良的風俗也。黃尊生曾謂一個國家社會,如無歲時節序之慶,則此國家社會,可說是死的,無靈魂的。[11]

清和曾幾日。又見梁間燕。歸來如有約。夙與人相善。春歸爾亦歸。春去還留戀。非至九秋涼。未肯離庭院。呢喃無限語。語意知深淺。終日苦辛勤。銜泥情眷眷。溪頭煙霧濕。雨細風如剪。我愛此烏衣。翩翩羽輕倩。賴彼飛去來。春光牽一線。久要而不忘。歲歲長相見。(四十五)

浪跡遍天涯。到處逢芳草。平生真有幸。對此寬懷抱。郊原隨意綠。未識爭春早。不必上林園。遠及長亭道。階前與屋角。亦足成瑤島。生機得一片。春光即不老。挹此沐心魂。靈藥無如好。王孫歸去未。落拓毋煩惱。此去自天涯。無處無芳草。天涯更天涯。何處無芳草。(四十六)

此兩首分詠自然之物,前首燕,後首草。紫燕呢喃,一年一度,芳草天涯,生機片片。希望在此,信仰在此,個人的靈魂亦繫此,國家的靈魂更繄此。

平生蕭索甚。少日多愁緒。春光三百六。歲歲隨流水。一卷抱玄虛。世網長羈繫。樗散已難容。依違復無似。與時相枘鑿。遇事厭傾詭。乾坤愁瘡痍。感極思霖雨。積念在生靈。尋源欲窮理。冥心邁孤往。路困獨靡靡。行行竟何之。想念時難已。幽林忽宛在。一碧凝寒翠。迷離聞足音。隱約出煙渚。髣見素心人。杏花疏影裏。(四十七)

《述懷》之「懷,即在此中。究竟太古無為之世,大同理想之夢,可不可以實現?從「幽林忽宛在。一碧凝寒翠。迷離聞足音。隱約出煙渚。髣見素心人。杏花疏影裏」之語,似乎滿有信心。黃先生曾謂:「在此蜉蝣倏忽,眾生夢夢之中,我總信天地間,仍然有一點不可磨滅的真實性,存在於人類的一顆本心,此即笛卡兒之哲學,由設想的懷疑,一轉而為存在的真實。如果沒有這顆人心,則人已非人,而人類亦將滅絕。」[12]

天涯隨處綠。淺草含生意。含生千萬類。歲月難長駐。流光一轉瞬。消散隨風去。此客最無情。不讓人留住。紅顏終白骨。帝業堆荒穢。人世枉多情。執著渾無據。不如看淺草。雨露依時序。任彼野火燒。春生有來歲。又或看岡巒。山石巖巉峙。冥頑而罔覺。不食亦不寐。屹立至千年。滄桑閱興廢。淺草有生機。頑石無枯萎。有生與無生。未合分彼此。有生未必生。無生未必死。格物以知情。輪轉觀原子。物物返本來。無生亦無死。宇宙何茫茫。流光莫能擬。我佛言大千。古今一彈指。心眸忽豁露。冥想思無始。盥手自焚香。嬝嬝輕煙起。消息究人天。會心一莞爾。(四十八)

法國柏格森 (H.Bergson 1859-1941) 著《創化論》(Creative Evolution),認為宇宙間的一切,都在流動的狀態中,不停的變化,而又延綿持續,持續無窮,變化亦無窮,宇宙如是,生命亦如是。[13] 而中國《易經》之「易」字,既有變之義,又有不變之義,蘇東坡取此意作<赤壁賦>,發其變與不變之說。黃尊生留法,服膺柏格森之一套「創化」理論,又追慕東坡遺想,此詩即以「野草「山石」兩物為喻,謂世事有變有不變,而最終又無生亦無死。這是一種豁達的思想,讀罷此編,真欲心眸豁露,光明湧現也。

 

. 結 語

君子嚶鳴求友,隔地亦可相感。黃尊生曾推崇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1828-1910) 及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兩位西賢,謂兩位均為當代偉人。[14] 而黃先生悲天憫人之襟抱,之精神,亦如兩賢,此在《述懷》詩中,可以概見。近人顧隨有云:「一個詩人,特別是一個偉大天才的詩人,應有聖佛不度眾生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人入地獄之精神。出發點是小我、小己,而發展到最高便是替各民族、全人類說話了。」[15] 先生或可說是這種「偉大天才的詩人」也。顧隨又云:「三 Wwhatwhyhow (甚麼、為甚麼、怎麼辦)。詩人只有前兩個 W,故詩人多是懦弱無能的,後一個 W,如何辦,是哲人的責任。第三個 W,非說理不可,此最破壞詩之美。」[16]《述懷》詩,內含古今中外哲理,有反映政治、人生者 (whatwhy),更有指導政治、人生理想之路者 (how),三個W亦皆具備。而其外在之文學手法,能夠吐故汲新,融中匯西,復又風神雋,不失古詩之美,黃先生其為詩人歟,哲人歟。

玆錄幾段時人的評語(見各人之書函手稿),以作本文之結:

吳俊升:「藹然仁者。」

張其昀:「一代名作,高睨人群。」

梁寒操:「大什讀罷,不勝馳仰,猶是心社精神。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足稱真人至人,以至聖人矣。」

蕭公權:「辭旨瑰奇,篇幅浩瀚,本淵深博雅之學,寫明通曠遠之懷,彌綸六合,縱橫五洲,出入百家,上下千世,仁心所關,慧眼所照,舉凡人道物理,國計民生,無不發為勝義。此五千餘言之鉅構,昔所未有,今尤鮮見,夫子既聖,歎觀止矣。」

蕭公權研究多元政治,於法國狄驥 (Léon Duguit 1859-1928)、英國拉斯基 (H. J. Laski 1893-1950) 等人之多元政治學說,得其精蘊,著有《政治多元論》,而又能詩善律,著有《小桐陰館詩詞》,其學與黃尊生相近似,故能深會詩意,語中肯綮。

馬世侔:「環顧當今尚存一代,有此詩筆者恐無此胸襟,有此胸襟者恐無此詩筆,合二者於一身而鑄成此一件藝術作品,宗風不墜,繫此一線。」

甄陶:「融匯古今中外哲理史事入詩,闢詩壇嶄新局面,前此未有。至安章宅句,妙手天成,工力之高,非讀萬卷書,行萬理路,何可易言。其振敝起衰,堪與唐之陳正字張曲江先後輝映,誰謂吾國詩無新生命哉。黃二明丈 (黃華表) 少所許可,惟對尊生丈則推許特高,蓋其無意求新而自然開創,實奠中流砥柱之基。」

又云:「若云創新,黃公度前輩為啟篳路藍縷之始,尊生丈則竟康莊大道之功。」

                                                                      

 

 

 



* 莫雲漢先生,珠海學院 中國文學系 (香港)

[1]. 台灣李敖正籌寫《第七十三烈士》小說,此第七十三烈士,即莫紀彭也。

[2]. 劉師復 (1884-1915),字子麟,後更名思復,再又改為師復,廣東香山 (今中山) 人。1904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1907年為同盟會派回廣州暗殺水師提督李准,事敗被捕,坐牢二年,獄中研究無政府主義。出獄後赴香港,從事無政府主義活動。19125月,在廣州發起創建中國第一個無政府主義組織「晦鳴學社」,並擬定八條綱領。不久又組建另一個無政府主義組織「心社」,制定社約十二事。19138月創辦學社機關刊物《晦鳴錄》,宣傳無政府主義主要流派的思想,1913年秋,袁世凱爪牙龍濟光查封《晦鳴錄》週刊及晦鳴學社,乃亡命香港、澳門等地,後轉移到上海。19147月在上海發起成立「無政府共產主義同志社」,並發表《宣言》。1915327,因肺病去世。

[3].《晦鳴錄》1913820第一期。見《中國無政府主義和中國社會黨》(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10),頁2-3引。

[4]. 路哲《中國無政府主義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5),頁137-138

[5]. 莫紀彭<我所認識的陳競存先生>http://www.boxun.com/hero/2006/xsj1/4_5.shtml

[6]. 黃尊生:(化名吳曉雲)《人道的社會主義》(無列印出版社及出版日期),頁65-66

[7]. 《人道的社會主義,頁68

[8]. 黃尊生《中國問題之綜合的研究》(天津大公報出版,1935),頁433

[9]. 《人道的社會主義,頁83-84

[11]. 黃尊生《滄海一鱗》(香港文風出版社,1956),頁53

[12].《滄海一鱗》自序,頁7

[13]. 參考張東蓀譯柏格森《創化論》(商務印書館,1918) 崔載陽《近世六大家心理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之「柏格森的心理學」部份。

[14]. 托爾斯泰為俄國的思想家文學家,史懷哲為德國之醫學家、神學家、哲學家及人道主義者,曾往非洲的蠻荒叢林行醫達五十餘年,195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黃尊生<托爾斯泰所受之中國影響>一文云:「托爾斯泰為十九世紀思想界文學界最偉大人物之一,論者推為盧梭以後之第一人,其思想之偉大,人格之崇高,道德之醇美,性情之深厚,襟懷之溫暖,踐履之篤實,文章之光彩,著作之豐富,而又敝屜尊榮,躬親貧賤,以悲天憫人之心,作普渡眾生之願,其感人之深,影響之大,舉世無不深悉。」(《滄海一鱗》頁71) 又其<當代一偉人>一文:「他 (史懷哲) 有一個悲天憫人的懷抱,和一副光明純潔的慈愛心腸。由於這個懷抱,這副心腸,遂產出他的犧牲精神,和濟世的宏願。」(《滄海一鱗》頁64)

[15]. 顧隨《駝庵詩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頁3

[16]. 前書,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