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最新文章 2008 年 8 月

 

改定稿

以“国、中、汉、华、唐”为上字的词与社会认同建构*


郭 熙

 

摘要:在对现代华语中以“国、中、汉、华、唐”五字(语素)为上字的相关词的构成及其分布进行描写的基础上,说明相关词语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进而讨论社会认同建构对相关语言项目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认同、建构

 

我们曾经就社会认同建构与现代华人社会称说“汉语”方式的多样性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讨论(郭熙,20042007)。在相关的讨论中,我们试图说明围绕这些称说方式所显露出来的社会文化因素。本文将从现代华语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词的构成及其分布出发,说明相关词语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进而讨论社会认同建构对相关语言项目的影响。

由于学界对华语的认识不一,为讨论方便,本文所说的现代华语指现代华人的共同语(郭熙,2004),其外延相对广泛,既包括中国大陆的普通话,也包括台湾地区的“国语”,还包括通常所说的海外华语。我们的讨论将集中在现代华语中以“国、中、汉、华、唐”五字(语素)为上字的词上。

下面表一列出的是与我们讨论相关的词的构造情况。

表中第一行是5个上字(语素),第一列为参与组合的下字(语素),最后一列则是不含上述5字系列的其它能指形式。表中的“+”表示有此组合,空格者表示目前语言使用中缺乏相应组合。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个矩阵说明各上字(语素)与下字(语素)的组合的现实性、可能性和空位情况,这样便于看出相关词语组合的全貌,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相关问题。要说明的是,本文涉及到的5个上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意思,这里只取与我们讨论相关组合的义项,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词所反映的事物应该是跟中国、中国文化、中国血统等相关的。例如:国术、汉学、华文、中资、唐人,等等。表一中有些空格表面上看可以加入某个词,如可以有“国人”的组合,但 “国人”未必专指“中国人”,所以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又如,“中学”指“中等学校”,与我们讨论的问题无关。还有一些,其上字属于我们的讨论范围而且可以互换,但它们的意思不同,如“国学”和“汉学”意思不同。为了对比,也会涉及一些外国人称呼中国事物而中国人不自指的词语,如“汉医”“汉药”。

这些词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1)能作为群体认同标志的,如“华语”、“国音”、“汉字”;(2)反映中国或中华主体民族特有事物的,如“汉语”、“国药”、“中剧”、“华亩”;(3)具有中国特征、属性的,如“中式”。

词的选取和认定主要通过工具书进行,其中主要包括:《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典》)、《辞海》、《辞源》、《国语辞典》以及台湾、新加坡的一些主要辞典;也有的来自不同使用域(包括地域和领域,例如网络)的语料。

——————————

*本文得到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发展基金资助。李计伟、管娟娟、喻江帮助核查部分资料。谨此志谢。

 

表一:“国、中、汉、华、唐”为上字的同指异称参照表

 

国~

  中~

汉~

华~ 

唐~

其他

~人

 

 

 

~族

 

 

 

~商

 

 

 

 

 

~工

 

 

 

 

 

~侨

 

 

 

 

 

~语

+(?)

 

 

~音

 

 

 

~话

 

 

 

 

~文

 

 

~字

 

 

 

 

~乐

 

 

民乐

~剧

 

 

京剧等

~画

 

 

 

 

中国画

~学

 

 

~术

 

 

 

 

武术

~医

 

 

 

~药

 

 

 

~服

 

 

 

 

~装

 

 

 

 

~餐

 

 

 

 

 

~资

 

 

 

 

 

~茶

 

 

 

 

 

~亩

 

 

 

 

~里

 

 

 

 

里、市里

~式

 

 

 

 

 

 

从表一可以看出,上下字的组合情况是不同的:有的组合力强,有的则比较弱。就表中的情况来说,“国”字头的12个,“中”组成的为11个, “汉”字头组成的为10个,“华”字头的13个,“唐”字头的为5个。其中“国族”今已少用,“中学”则已经是历史词。

词典是记录词语的语言仓库。词典收词及释义的变化是我们观察有关词语历史变化的一个窗口。当然,由于不同词典编纂的目的、时间、编纂者的态度等的不同,在词语的取舍和释义上会有差异,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反映一个时期词语使用面貌的。

在我们考察的工具书中,对上述词语解释的更改或词条的补充,有的反映了人们对相关概念认识的深入,但更多的是反映了华人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和变化。下面我们将分别对一些主要工具书的相关记录及其变化的材料加以整理,以图对相关问题有新的认识。

1.关于“国”字头词

工具书对一些“国”字头词解释的改变可以看出其所指有关方面的变化。

1) 国医

《汉大》:中医的旧称。

《现汉》试用本到第2版:中医的旧称。3版起:中医。

“国药”的情况相同。

    2) 国学

《现汉》试用本到第2版:旧时称研究我国古代的学问。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3版起: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3)国剧

《现汉》试用本到第2版无。3版起:指一个国家的广为流行的传统剧种,如我国的京剧。

台湾《重编国语辞典》:

旧时流行于我国各地的剧种。有近两百年历史,清末以北京最为盛行,故称为“京剧”、“京戏”。民国改北京为北平,称为“平剧”……

2.关于“华”字头词

“华”字头词语历史悠久,但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使用量激增。

1)华人、华工、华商

张从兴(2003)曾指出,民国年间编纂的几部辞书,如中华书局香港分局 1947年出版的《辞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出版的《辞源正续编合订本》、香港华通公司1948年出版的《辞渊》及中华民国教育部从1931年开始编纂的《国语辞典》,都没有收录华人,并由此推出民国人士是不使用或较少使用这个词的。事实上,台湾的《大辞典》、《现汉》试用本、1版和2版也无“华人”,198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补编》收了“华人”,到1996年“华人”才式进入《现汉》(第3版)。

 “华工”一词从《国语辞典》和《现汉》各个版本均有收录,只是解释略有不同。

《国语辞典》(1937)收录有“华商”一词。《现汉》一直到第5版才使“华商”回到词典中。

2)华语和华文

《现汉》1965年试用本未收“华语”,第1版正式收入。郭熙(20042007)的讨论反映出词典的记录和社会实际使用是一致的。今天广泛使用“华文”未见于《现汉》试用本、第1版和第2版,1989年的《补编》也未收录。1996年修订本在收录“华人”的同时,也收了“华文”。或许这反映了当时华字头词出现了新的局面。

3)华学

1968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召开第一届国际华学会议,收到论文175篇,参加学者212人,来自20个国家。据称“盛况空前”中山大学出版了《华学》集刊,每年一辑,目前已经出到第七辑。不过,到目前为止,未见各种词典收录“华学”一词。

4)华里

《现汉》试用本到第4版:市里的旧称。5版:指市里。比较起来,第5版的解释更为合理。因为经语料库检索,没有看到“市里”,说明并不存在所谓的“市里”这个“新称”。

5)华亩

在我们看到的工具书中没有收录“华亩”的,但实际语料中不乏用例:

①但是在美国或者加拿大,一个农户通常有200-300英亩的农场,换算成华亩就是1200-2000华亩左右。

②据本年度调查所得本县耕地面积,共三十五万零九百九十市亩,与民国廿一年田亩陈报二十四万八千三百八十一华亩之数相较,已超之数甚大。

③1925年2月22日,外交部特派黑龙江交涉员张寿增呈黑龙江省长吴--搜查日人才木松太郎,贩卖吗啡结案,烟土五大包,带皮25.6华斤,吗啡针带皮1.5华斤,麻药1两,吗啡一洋铁盒12两,小洋铁盒吗啡3.5两,吗啡针1个,针头19个,并有烟具等。

显然,这里用“华亩”“华斤”都是为了区分。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和其他“亩”对比,作为无标记的“亩”都是“华亩”。

(5)华族

目前中国大陆词典均未收现代意义上的“华族”一词。民国时代编纂出版的《国语辞典》收有“华族”,解释为:犹言中华民族。海峡对岸的《大辞典》和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都明确解释为“中华民族的简称”。前者明确“华族”是“族名”,后者则还把“华族”和“汉族”等同起来:

中华民族 构成中华民国各民族的总称。依体形、语系、宗教信仰等因素,约可分为十五系、五十多族,而以汉族为主干。经过几千年血缘、文化、思想等的融合,而成为中华民族。亦称为“汉族”、“华族”。

1949年后,中国大陆“中华民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从未见用“华族”作为其简称。汪惠迪(1999)则把“华族”限定在东南亚的范围:

东南亚国家华人指自己所属的民族。

作者还特意加了说明:

在新加坡,“华族”是跟马来族、印度族或欧亚裔相对而言的,它和“汉族”不是同一概念。新加坡人在提到自己的民族类别时,不用汉族。据新加坡学者崔贵强先生研究,战后初期,一篇题为《南洋华族的政治危机》的署名文章(作者:屈哲夫)首次提出“华族”这个概念,作者认为应当用“华族”来替代“华侨”。

3.汉字头

和“汉语”一样,“汉”字头词语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现汉》收录了“汉语”“汉民”“汉人”和“汉族”,旧版《国语辞典》除在“汉”字的第一义项下注明“民族名”外无上述词条,但该词典区分了“汉字”和“汉文”。在重编《国语辞典》中,它们均列为条目。

(1)   汉族

《重编国语词典》(2005)的解释和“华族”相呼应,即“汉族”等于“华族”:

以华夏为主干的族称,为我国五大民族之一。汉时包括华夏系、东夷系、荆吴系百越系及其它种族;汉代以后,又以居住中原的汉族为主,渐与邻近的种族融合。因两汉国势强盛,遂称为“汉族”。亦称为“华族”、“中华民族”。

2)汉字和汉文

《国语辞典》(1937):

汉字:中国文字。

汉文:谓中国文。

依据1947版删节而成的《汉语词典》:

汉字:汉族所用之文字,指单个之形体者。

汉文:汉族所用之文字,指组成篇章者。

《重编国语辞典》:

汉字:用以记录汉语的传统文字……亦称为「中国字」、「中国文字」。

汉文:中文。

该辞典在中文条的释义是:特指汉族的语言及文字。

在历史上,“汉文”也曾是称呼“汉语”的一种方式。(郭熙,2007)。

4.中字头

 “中”字头词出现的比较晚,但势头较猛。《现汉》在“中”下有“指中国”的解释,并以“中文”、“古今中外”为例。该词典第5版收录的相关词条有:

中文:中国的语言文字,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

中学:清末称我国传统的学术。

中装:中国旧式服装(区别于‘中山装’、‘西装’等)。

中医:中国固有的医学。

中药:中医所用的药物……

中式:中国式样的:~中式服装。

中餐:中国式的饭菜(区别于‘西餐’)。

中西:中国和西洋

中资:指中国大陆地区的资金。

另外,《现汉》试用本和前两版均收有“中服”,解释为“中装”。第3版起删除,《汉大》也收录了这个词。“中服”的淘汰显然是语言内部调节的结果。

5.唐字头

比较起来,“唐”字头的相关词语目前使用最少。《国语辞典》在“唐”字下解释为“中国的别称”,并以“唐人、唐人街”为例。《汉大》也在“唐”下列了该义项,并收录“唐人街”。《现汉》未收改义项,但后来收了“唐人街”。

1)唐人

“唐人”指华人和中国人。闻一多 《洗衣歌》:

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肯下贱的只有唐人不成?”(例引自《汉语大词典》第3366页)

大陆汉语词典均未收录“唐人”。1996版(第3版)起开始收唐人街:

指海外华侨聚居并开设较多具有中国特色店铺的街市。

这个解释有误,第5版依然如此。《规典》(2004)也收了“唐人街”:

外国有些城市中,华侨、华人聚居并开始店铺的街道或区域。

2)唐装

《现汉》前四版均未收该词,《补编》曾经收录,解释为“中式服装”。不知34版为何不收。第5版对该词的解释为“传统的中式服装”,这可能与近年唐装在大陆的兴起有关。

《规典》(2004)收了“唐装”一词,并解释了来源:

我国传统风格的一种服装,立领、对襟或斜襟、盘扣。因华人在国外被称为唐人,他们穿的这种服装被称为唐装。

3)唐茶

各种词典均未见收“唐茶”一词,但该词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相当普遍。

4)唐山

《国语辞典》:海外华侨对中国之称

《现汉》、《辞源》未收“唐山”。《汉大》和《辞海》均收录指中国的“唐山”,释义很简单。《辞海》缩印本(1980855),列为第二义项:

华侨对祖国一种习惯的称呼。

1989版改为第一义项,解释也作了修改:

华侨、华裔对中国一种习惯的称呼。(页963

1999版释义有了进一步的改动:

唐代以后华侨、华裔对祖国的一种习惯称呼。(页1643

这一词条的修改既有概念认识上的变化,也有使用层面变化的反映。此外,台湾及大陆一些方言词典也收有收录的:

《厦门方言词典》(周长辑,1993223):旧时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称呼。

《广州方言词典》(白宛如,1998400):中国。

以“唐山”指中国来源不详。《重编国语辞典》有这样的解释:

海外华侨对中国的称呼。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国人多来自背山面海的闽粤,愈向内地深入,山势愈高,整个中国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测的大山,再与历史上声威远播的唐相联,遂有唐山一称。台湾光复前,因孤悬海外,又为外族占据,所以民间亦称中国大陆为“唐山”。

此当为一说。

“唐”字头词语的出现应该是因为受唐朝的影响。《明史·真腊传》:

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从前面的所谈的情况可以看出,不同上字对下字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有的选择空间比较大,有的相对狭窄;而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华人社会的选择取向有所不同。和“国语”、“汉语”、“华语”的使用多样性一样,它们既有历时演变的因素,又有共时差异的成分,是历时演变和共时差异的不同层次因素叠加的结果。(郭熙,2007)。对导致这些词语历史演变和共时多样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该是有意义的。

首先,这些词语的历时交替是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百年政治史的记录。

罗常培(198988)曾有一段名言:

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在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面影。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

从词语的角度看,我们是在讨论一些词语的演变历程,但这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近百年的历史变迁。

   “国”字头词语的产生与中华民国建国者们的政治理想紧密相连,反映出他们在推翻清王朝统治后建立新的现代国家过程中的国家意识。显然,他们试图通过语言来体现并进行新的社会认同的建构。如果说,是1905 年梁启超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从形式到内容的创造,把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汉、满、蒙、回、藏等视为一家(李喜所 2006)的话,那么则是孙中山(1997:61-62)提出的五族共和的“国族”理念催生或加强了一些“国”字头词语的使用。事实上,这种国家民族理念后来也在其他国家有所体现。例如,新加坡构想的“新加坡族”、马来西亚构想的“马来西亚族”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都是政治精英通过语言来实现社会认同建构的重要手段(郭熙 2007)另一方面,张永红、刘德一(2005)曾就国族和族群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我们的观察则也为这种分析提供了新的佐证。新加坡李光耀资政最近指出,新加坡还无法创造自己的文化,不同种族的人民因此都认同其母族文化。也因为这样,他对新加坡能在几百年后产生“新加坡文化”感到怀疑,他觉得,即使可以办到,到时也只是会催生出一个文化混合体。

由于要构建现代国家的理念,因此民族问题需要淡化,民国时期“汉”字头词语少用就不难理解了。1949以后,强调民族平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政府,使得“汉”字头词语得到了彰显。我们曾对“华语”和“汉语”的兴衰沉浮(郭熙 20042007)进行过相关的讨论,现在对“国、中、汉、华、唐”五字为上字组词用词选择取向的系统讨论,或许又可作为对以往讨论的进一步印证。

除了“国”以外,作为指称的需要,“中”字头词语同样值得重视。 “中”字头词语出现于国门打开之后。“中学”显然因“西学”而来,“中医”、“中药”则因“西医”“西药”而来。现在查到最早的例证是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医道》:“日本素学中医,今亦参用西法,活人无算。”“中医”“中药”历史上曾被正式改称为“国医”“国药”,这个名称今天仍有沿用。在日本,把“中医”叫“汉医”也是一种标志。目前看来,“中”字头词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这些词语使用的共时限制反映了中国与海外华人社会的复杂关系。

“华”字头词就来源上来说是“华夏”,用其来指称中国是自然的。然而,“从一个国家来到另一个国家,需要把分类系统加以修订,而有关的人在两部词典中都保证要有一席之地。”(巴勃罗·比拉 2000)“华”字头词语或许就是这样的结果。

从共时的角度看,在一些词语的使用上,今天的“华”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华”,它既不等于“中国”,也不等于“汉”。尽管一些工具书仍然把“华族”说成“汉族”,尽管一般情况下我们仍然把“华文”等于“中文”。它使我们看到了“意识形态”对语言使用的影响。以东南亚为例。当地的华人族群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其前身是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东南亚华侨社会。从华侨社会到华人族群,东南亚华人经历了从侨民社会到落地生根族群的蜕变过程,其根本标志是从全面认同于中国到全面认同于当地社会。(庄国土 2002

因此,我们可以说,东南亚华人族群也是社会认同建构的结果。在现代族群的认同建构中,区分“我群”和“他群”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目的,需要借助各种符号来凸显“我群”的同一性以及和“他群”的差异,其中语言文字占有重要的位置。(黄国富 2005)人们是通过语言来划分范畴,通过各种相关范畴来了解世界,也通过语言的不断重复和传播而强化社会认同意识。我们可以从语言使用上看到这种认同建构的记录。

看看在我们讨论的词语中哪些历史上的词还可以原样不动地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使用十分有意义。我们从中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许可以说是一个规律):凡是与“身份认同”有关的(如,我是什么人、我说的是什么话、用的是什么文字、唱的什么歌等等),容易受到政治干扰的,越倾向于被“华”取代,反之则更可能保留“国”、“汉”、“中”。请比较:

1)国画、国术;(2)汉字;(3)中医、中药、中装、中餐、中资。

但下面的,都改用了新形式的“华~”:

华人、华语、华文、华乐

“华人”是本来就有的,但含义已经变了。王康鼎曾就上个世纪50年代“国”改“华”进行过专门研究(张从兴 2003),阐述了族群意识对有关词语使用的影响。事实上,除了改“国”为“华”外,海外华人社会还自己造了许多“华”字头的词,例如:华社、华团、华校、华小。

据了解,在新加坡 “恐‘中’时代”,连“中文”都很忌讳,所以一定要改成“华文”。近年来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的频繁使用,同时也带有更为浓厚的科技色彩,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我们看来,用“华”应该是双重考虑的结果。一方面在自己所在的国家和地区与其它群体区分开,国内强调同一性,形成内聚力;另一方面,也同意识形态严重分歧的中国切割开。李光耀就多次强调,我们是华人,不是中国人。(吴元华,1999:141-142最近他又强调新加坡华族文化不等于中国文化。顺便说一下,最近几年台湾一些人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减少“国”字头,代之以“华”,值得关注。

在中国大陆,“华”意识也正在唤醒。除了“华语”“华文”、“华人”等以外,新造的华字头词如“华剧”也开始出现了。它和“中剧”显然是在和日剧、韩剧的对举中浮出水面的。

唯一例外的是“唐”字头词语。除“唐装”外,海外至今还在用“唐人”、“唐茶”等词,这或许是年代已经久远,政治色彩已经“磨损”的缘故。另一方面,“汉”、“唐”常常并称,有所谓“汉疆唐土”之说,而且都有文治武功,但为什么我们用“汉”不用“唐”,而海外用“唐”不用“汉”?或许是因为汉远而唐近,且是宋后移民以唐称之,承袭下来;同时,“汉”久远且成了族名,与新的族群认同建构不相适应。

第三,有关词语使用的变化反映了语言使用者一直在根据需要而调节的过程。

语言结构是由规则控制的,词的构造当然也不例外。然而,不同的语言学派在看待这些构造的时候视角并不相同。形式主义者强调这种规则的作用,而功能学派则把语言看成是根据实际运用不断调整的(张伯江 2005)。在这一点上,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走到了一起。在语言形式的选择取向上,社会的力量值得进一步重视。上面,我们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相关词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假定这种复杂的共时同指异名是社会认同建构的变化和差异造成的,是共时差异及历史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而从交际的角度看,同一社会条件下的同指异名并用也会促使有关词语产生意义上的分化。在不同的条件下,社会因素影响的程度并不相同,人们用字的感受也不相同。例如:

国药——中药  国医——中医

在中国,可以用“国医”、“国药”, 也可以用“中医、中药”,但二者的色彩是不同的。当用“国医”“国药”的时候,显然有赞许的色彩;海外华人显然不便用“国医”“国药”,而只能取中性的“中医”“中药”。这里的“中”之所以没有改为“华”,大概是因为这里的“中”的“中国”义并不明显,只是代表一种医学理念,而与身份认同无密切的关系;而且,事实上,即使是在用外国材料、在外国制的药,也有可能称为“中药”。再如,“国乐”、“华乐”“中乐”目前是同指异名异地使用,基本可以等同,大陆和台湾用国乐,新加坡用“华乐”,香港用“中乐”;而“国剧”、“京剧”、“中剧(华剧)”三个则并非同指,大陆1949后用“京剧”不用“国剧”,近年恢复“国剧”但已经扩大到京剧以外,台湾则把“国剧”改为“京剧”(“国语”改“华语”)。至于“中剧”和“华剧”,则是新兴的概念,其前景有待观察。

或许可以这么看,“国”字头词语代表了“国家”的认同,“汉”字头词语代表的是民族的认同(一种文化上的认同), “中”字头词语代表的则是 “国别”上的认同。而“华”字头词语似乎可以因“华”的模糊性,集“国家”、“文化”和“国别”于一身,具体含义视场合而定,各取所需,不可谓不妙。

总的来说,民国以来,上述词语饱经沧桑,大体经历了“国”字头、“汉”字头到“华”字头和“中”字头的变化;由于语言传播路径、语言生存环境以及语言发展本身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形成了今天“国+++中”并用且有分工的局面。很难说这些词语在竞争中谁最后得以胜利,因为语言的竞争历来不纯粹是自身的竞争,而更多的是它的使用者、它所在的社会的各种力量的竞争。

从发展趋势上看,在中国大陆,很可能“国”会大兴其道。目前“国”字头词语有“复兴”的趋向,这大概跟人们国家认同意识增强有关。另一方面,“华”字头也会进一步“辉煌”,因为中国的发展,汉语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需要有更多的跨国跨境的概念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事实上,就历史上看,即使是过去,越是国际化的,越倾向于用“华”。至于“中”随着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作为中国的简称,自然会有更多的使用。

最后还想指出,考察某一社会方面的时候,不必讨论其全部语言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特征词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从社会的角度考察有关词语,特别是政治文化性词语,和常用词研究一样,同样是语言发展史研究应该关注的。

附注

http://www.pccu.edu.tw/intl/page/chinese/chinese01.htm

②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96日。

③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96日。

参考文献

巴勃罗·比拉  2000 在跨国环境中建构社会认同:墨—美边境案例,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77-89页。

白宛如1998《广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郭熙 2002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见《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33-39页。

郭熙 2004 华语,《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第56-6575

郭熙 2006a 论华语视角下的中国语言规划,《语文研究》,第1期,第13-17页。

郭熙 2006b 论华语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第22-28页。

郭熙 2007 现代华人社会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南开语言学》,第1期(待刊)。

何容 1974《国语日报辞典》,国语日报出版社。

黄国富 2005 族群认同建构与媒体再现——马来西亚两家华文报纸再现“华小高职事件”的论述分析,《新纪元学报》(马来西亚),第2期,53-97页。

李明明2005 欧盟区域认同的社会建构,《南开学报》 第5期,8-14页。

李喜所 2006 中国现代民族观念初步确立的历史考察——以梁启超为中心文本梳理,《学术月刊》第2期。

陆俭明 2005 关于建立大华语概念的建议,《汉语教学学刊》,第1-4页。

孙中山 1997 《孙中山文集》,孟庆鹏编,团结出版社。

汪惠迪 1999《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联邦出版社(新加坡)。

吴元华1999《务实的决策——人民行动党与政府的华文政策研究 1954·1965》(新加坡:联邦出版社。

张伯江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见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从兴 2003《华人、华语的定义问题》,见《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74期,19-25页。

张永红、刘德一 2005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周长楫 1993《厦门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庄国土2002论东南亚的华族,《世界民族,第3

其他主要工具书:

《辞海》198019891999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辞源》(1-4册),商务印书馆,1979-83年版。

《大辞典》三民书局,19858月初版。

《当代国语大辞典》百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7月第2

《汉语词典》(《国语辞典》1947版删节本),商务印书馆,1962年。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1-5版,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语言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

《中文大辞典》,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与国防研究院合作),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
1968
2月。

 

The Words Initialled  by"GUO()ZHONG()HAN()HUA()TANG()" and The Social Recognition Construction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form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some relevant words whose initial characters are " GUO()ZHONG()HAN()HUA()TANG()" in modern Huayu.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ose words reflect social chang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about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recognition construction on language.
    Key words language
recognition  construction

 

(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