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修饰谓词用法成因补议

 

宗守云*

 

 

拜读了杨文全、董玉雯二位先生的《语言变异:汉语“有+VP”句简析》(《语文建设通讯》第75期),笔者很受启发。对于二位先生提出的观点,笔者基本上都是赞同的,尤其是关于“有”修饰谓词用法的成因,二位先生从语言接触、传媒诱导、语言内部要素互动以及人的社会类推心理等角度入手分析,见解独到、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不过“有”修饰谓词用法的成因是很复杂的,除了二位先生所言,似乎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着“有”修饰谓词用法的出现。笔者拟从功能语法学的角度入手,借鉴石毓智先生的有关成果,对这个问题提一些补充意见。

我们认为“有”修饰谓词用法的成因,至少还应该有以下几个:语言共性的生发对称机制的需求、相关格式的促成。

1. 语言共性的生发“有”修饰谓词用法的形成,跟人类语言的共性密切相关。因为从人类语言共性的角度看“领有动词向完成体标记的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是方言中的‘有+VP’完成体格式的存在,还是普通话‘有没有+VP’的产生与发展,都反映了人类语言的这个普遍现象。(石毓智、李讷2001268)首先,从理论上说,领有动词发展出体标记的用法是完全可能的。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Langacker曾经以英语为例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论证。他认为,领有动词的基本语义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1)在过去某个时间占有某种东西2)该东西在某一时间参照点仍然具有一定用途。这两部分语义正好对应着完成体的语法意义1)发生于过去某个时间的行为2)该行为与现时有关联性。这种语义上的联系使领有动词顺理成章地发展出体标记的用法来。其次,许多语言的领有动词都发展出了完成体标记的用法。例如英语,领有动词have在完成体“have+过去分词”中成为一种标记。其他如法语、瑞典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都存在着这种情况(石毓智2000146)汉语的“有”修饰谓词用法的形成,正是在语言共性的深厚土壤中生发出来的。

2. 对称机制的需求。人具有一种天生的对称本能,人类语言也存在着广泛的对称机制(伍铁平199960)。语言的对称机制有可能会推动不对称的句法结构向着对称性发展。就汉语完成体来说,其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是不对称的。汉语完成体的肯定形式是“VP+了”,而否定形式是“没有+VP”。这种不对称的句法结构如果要向对称性方向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发展出“有+VP”的结构以达到和“没有+VP”对称。因为时态助词“了”是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的。杨、董二位先生在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跟人们的语言类推心理有关。这当然是对的,但类推是个过程,产生这个过程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还需要通过语言对称机制的需求来解释。

3. 相关格式的促成“有”修饰谓词用法的形成跟近年来“有没有+VP”的大量出现有关。邢福义说‘有没有+VP’)这一句式已有进入普通话的趋势。尽管它能否完全普通化仍然得等着瞧,但目前人们已很爱用这一句式却是可以肯定的。(邢福义1992336)石毓智说:“‘有没有+VP’为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新兴问句。它始见于本世纪初的文献中,在最近一、二十年有了迅速的发展。(石毓智2000148“有没有+VP”是新兴的正反问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疑问句一般都是需要回答的,正反问句也不例外。对“有没有+VP”问句来说,肯定的回答形式应该是“有+VP”,否定的回答形式是“没有+VP”。在语言中“没有+VP”已经是稳固的语法形式,而“有+VP”则受到了“VP+了”的排挤。但尽管如此“有+VP”还是会因为它自身具有深刻的理据性而出现在语言中“由于在一般陈述句中VP+已经根深蒂固而且使用频率极高使得‘有+VP’出现的可能性极小。但是,以正反问句作为一个突破口,在普通话中‘有+VP’已经有了‘VP+了’的功能。由于这类问句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认知根据,并且也是正反问句发展的自然结果,又与汉语的固有语法规则相容,它必然会继续发展。随着这类问句使用范围的扩大‘有+VP’有可能首先在该类问句的答语中作为突破口,从而在陈述句中也具有‘VP+了’的功能。试设想,如果一个小孩经常听到‘你有没有吃饭’之类的问话,那么最自然的答语应该是‘有吃饭’。如果在儿童语言的习得中出现了‘有+VP’的说法,就有可能在某一代人中稳固下来,而成为完成体的另外一个变体。(石毓智2000147)那么,近年来出现的“有”修饰谓词用法正是适应了这样的一种趋势。

我们认为“有”修饰谓词的用法最早应该是出现在“有没有+VP”问句的答语中的。随着这一现象的不断增加“有”修饰谓词的用法被类推到其他陈述句中。再以后“有”修饰谓词用法被进一步类推到疑问句中。我们从杨、董二位先生举的例子可以看出,有的句子似乎可以看作是“有没有+VP”的答语,有的句子只是一般的陈述,就不宜看作是答语,有的句子已经是疑问句了。

“有”修饰谓词用在疑问句中以后,跟“有没有+VP”形成了互补:前者是是非问句,后者是正反问句。它们无论从共时看还是从历时看都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语法特征和语用倾向。这些问题还应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3.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邢福义《语法问题发掘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 宗守云先生,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