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索解
黄金贵*
“望洋兴叹”,用在面对某一宏大事物或难成之事,自叹不及或难有作为。这个成语今日常用,并多见活用。比如遇到车辆堵塞时久难解,就道“望车兴叹”;见到某先生家汗牛充栋之藏书,会说“望书兴叹”,现在“望×兴叹”,将“洋”换上一个单音词的活用日趋增多。于是有语言学者大加讨伐,称这种用法是把“望洋”理解为望海洋所致,乃是望文生义,“望洋”是不能拆开的联绵词,语出《庄子》,云云。平时,“望洋,不能望文生义解为望海洋”,这类忠告已屡屡见诸许多汉语论著。但是,可以留意,解说者几乎只有否定式,没有肯定式。即:“望洋”不是望海洋,那么正面应该怎么解释?专家和词典至今没有提供满意的正面答案。不信,先请翻《汉语大词典》的解释:
《汉语大词典》“望洋”条列二义,第一义是“见望羊1”。查“望羊1”即是“仰视貌、远视貌”。第二义是“见‘望洋而叹’”。而接下的“望洋而叹”条释道:“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的渺小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语本《庄子·秋水》……”下语译《秋水》此小节原文,但都是意译,没有译释“望洋”。而“望洋兴叹”条释:“亦作‘望洋而叹’”。兜了一大圈,读者还是不明“望洋兴叹”的“望洋”什么意思。仔细猜测,可以含含糊糊将“望洋兴叹”的“望洋”理解为《庄子》的“望洋”,即解为“仰视貌、远视貌”。有些词典则明确称“望洋兴叹”之“望洋”是“仰视貌”,如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但是如此解释总很别扭:为什么要仰视、远视?“视”的对象是什么?解成“仰视着兴起慨叹”究竟是什么意思?正因为不好解释,《汉语大词典》就采用种种回避、含糊的方法。但是,这并非《汉语大词典》一家的问题,恐怕所有的词典都是如此;也不是词典编纂者的问题,主要是学界没有研究清楚。现在,我们试图作一索解。
这个成语之所以说不清楚,是因为首先所“语本”的《庄子》“望洋”一直不清楚。
《庄子·秋水》原文一节记述河伯看到秋天黄河水大,河面水气蒸腾,于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美景都在这里。可是当顺流东行至北海,见到茫茫无边的大海,猛然省悟。原文是: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若,海神名。这里的“望洋”,古人有二解,一是仰视,指河伯仰视着海神感叹。二是远视,指河伯远望着海神感叹。但是,这些解释不尽如人意:河伯特意转过面孔,当然是面对海神,可为什么要仰望着海神?二者距离不远,又怎么需要远望?古代注释家没有解释。于是到现代有了联绵词说。较早王力《古代汉语》《秋水》篇的注释就说:“望洋,仰视貌,联绵词。”从此“望洋”是联绵词成为一言堂。不过贴上联绵词的标签,仍然无济于事,原先“仰视”“远视”的疑问还是存在。于是如《汉语大词典》索性把“望洋”释为“远视,仰视”。但是更多的语言学者另辟蹊径,竭力从系联同源词寻求新解。研究者丢弃了早期“望洋”的文献用例,而绞尽脑汁去拉来与“望洋”声音相近的词,大量是唐代以后的词。近几年,有多位终于找出“望洋”的同源家族:盲羊、茫洋、芒羊、忙祥……多者10多个, 20多个, 30多个。其义不外是迷惘、迷糊、迷忽、昏眊之类。然而置于上引文句更不可通:明明是河伯受到“教育”而有自惭形秽、反思知非的慨叹,并且说出一番非常有哲理性的“检讨”,脑子非常清楚,怎么变成迷迷糊糊的昏眊之状?真是越解越糊涂。
原来正是联绵词造成了新的更大“迷惘”,因为它本就不是联绵词。旧解反而无大误。
古今学者都认同,这里“望洋”,又作“望羊”“望阳”。可是古人都不作为今天所称联绵词,而是作为复词去分析,解释为仰视或远视,但没有探明“为什么”。而如果注意“望洋”、“望羊”等的本用和后世有些训诂家的识断,就可以发现,它本非表达心绪、心情之词,而是一种眼病,也是一种眼相,故多用于眼睛,如称“武王望羊”、“武王望阳”,周文王“目如望羊”。此病又称“望视”。《左传·哀公十四年》:“有陈豹者,长而上偻望视,事君子必得志。”杜预注:“上偻,肩背偻。望视,目望阳。”汉代《说文解字》称“瞯”,释为“戴目”。徐锴说:“戴目,目望羊也。”段玉裁注:“戴目者,上视如戴然,《素问》所谓‘戴眼’也, 诸书所谓‘望羊’也。”按,戴者,上也;眼,指眼之睛,即眼瞳。《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戴眼者太阳已绝”王冰注:“戴眼,谓睛不转而仰视也。”眼之睛上插,必然眼白多露在下,“眼睛上翻,不能转动”(武长春等主编《内经词典》)。方以智更用方俗语训释:“目望阳曰望视,今曰羊眼人。”(《通雅·身体》)今不少方言仍有“羊白眼”一词,俗称眼白多而下、眼瞳小而上者。若此,“望羊”的用字与结构也豁然而解。古人以为羊是远视之畜,故称“望羊”,犹言望视之羊,是偏正结构;望视之状如同仰视太阳,故称“望阳”,是动宾结构,二者都是喻指此种眼相。用“洋”,则是“羊”的假借。由此,古人多解为“仰视”,大体不错,今可以更明确解为“定睛上视”。同时,仰视者又似在远视,故古人又解为远视。今可解为“定睛高远视”, 多用于表现人有远大心态者。至于《庄子·秋水》的“望洋”,解为仰视比较更恰当。于是可译为:眼睛定定地上视,向河伯感叹。
这是何等滑稽的场景:受海神壮观的教育大为省悟、面对海神深深反思的河伯,却一点不谦恭,竟然仰视着眼睛说话。但是妙趣就在滑稽中。海神听了河伯一番“反思”自愧之语后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云云,此称“丑”,当然包括外貌形象之丑。庄子赋予河伯以望羊的病相,正表其丑。且非一般之丑,周武王、孔子等儒家先圣皆有此丑,庄子选此丑相显然是巧妙地象征文、武、孔子等儒家圣贤。全篇通过海神与河伯七次问答,否定“汤、武争而王”,批判孔子“自多”博学,河伯之“自多于水”,河伯正是代表汤、武、孔子等儒家圣贤接受庄子批判。庄子赐给河伯“望洋”的眼相,妙不可言!于此,文学、哲学、美学家可尽情索玩。我们还是回到“望洋兴叹”的本题。
如上所说,《庄子·秋水》的“望洋”不是联绵词,不是迷惘、迷糊的意思,而是一种眼病、眼相,表现为定睛仰视、定睛远视。但是,无论哪一种,用于“望洋兴叹”显然也都不可通:仰视、远视之不通已见前。但是称为迷惘、迷糊地兴叹,更是莫名其妙。若此,将此成语说成“语本”《庄子》”当打上问号了。
查看文献不难发现,“望洋兴叹”是近代汉语中才出现的。首见于元、明时。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五》:“真能笼乾坤万里于一咏之内,千古吟人,望洋兴叹。”明章潢《图书编·至德凝道》:“望洋兴叹不知备其器者,无志于水者也。”又作“望洋兴嗟”。明高进《跋〈田间四时行乐〉诗》:“而诗非积久之功、超悟之妙,不能得其门墙、入其堂奥。望洋兴嗟,徒穿千里之目;闭门苦思,费破一生之心,终无一得,不但十年而已。”可见初无定式;“望洋”产生在前,与“兴叹”、“兴嗟”的组合在后。从内部结构看,它与“望洋而叹”、“望洋之叹”之类不同。后者是用《庄子》之典,“望洋”就是眼的病相,修饰谓语“叹”。但前者,是“望洋”与“兴叹”“兴嗟”的组合。“兴叹”、“兴嗟”是动宾关系;“望洋”与“兴叹”、“兴嗟”是因果性的承接关系,由于“望洋”就发生嗟叹,“望洋兴叹”犹之于“(因)望洋而兴叹”。因此,关键要搞清楚先产生的、与《庄子》脱钩的这个“望洋”的词义。
可以注意,宋代起,“洋”有了海域义。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今谓海之中心为洋,亦水之众多处。”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海道一·半洋焦》:“舟行过蓬莱山之后,水深碧色如玻璃浪势益大,洋中有石,曰半洋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淡洋》:“港口通官场百有余里,洋其外海也。”“海”与“洋”近义连用为一词。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二:“但海洋近出礁則水淺,撞礁必壊船,全慿南針,或有少差,即葬魚腹……又論舟師觀海洋中日出日入,則知陰陽。”《宋史》卷六十二《五行志》:“(绍兴)二十四年四月,海鹽縣海洋有巨鰍,群鰕從之,聲若謳歌,抵岸,偃沙上,猶揚鬛撥剌。其髙齊縣門。”如前所说,《庄子》的“望洋”之“洋”是“羊”或“阳”的假借,而“望羊”、“望阳”都是通过比喻方法产生仰视或远视的意思。那么,而今“洋”有了海域的词义,“望洋”误认为动宾结构就难于避免了。于是一方面传统的用《庄子》典实的“望洋”不绝,多作“望洋之叹”、“望洋而叹”之类,如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上《少游文字自成一家》:“所进论策辞句,颇若刻露,不甚含蓄,若以比坡(苏东坡),当不觉望洋而叹也。然亦自成一家。”有时也单用。宋李纲《乘桴浮于海赋》:“河伯顺流而望洋,宜知其丑。”另方面,“望洋”单用作动宾结构已开始出现。宋韩淲《和张少卿韵》:“乘障消蛮虺,望洋蒐水犀。”宋徐经孙《送思沈之官鳌峰》:“选穽如海深,望洋吁可怖。”都是对句中对文作动宾结构。也见于有些地名、物名。如望洋堂(陆游《入蜀记》)、望洋轩(范成大《吴船录》卷一)、望洋门(《江南通志》卷二五)、望洋台(《福建通志》卷六三),注:“俯瞰大海高七十余丈,四望无际。”诸“望洋”都是望海洋之意,特别末条有注更为清楚。经常的使用,遂使“望洋”产生许多新义。如望洋则所见辽阔,故有辽阔无边义。元《岛夷志略》:“地当……要冲,大波如山,动荡日月,望洋之际,疑若无地,民居环山,各得其所。”望洋视野茫茫,故有迷惘义,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十六《回孙解元启》:“远坠雄篇,恍如望洋者之眩迷津端。”望洋则心胸开阔,故有豪壮义,宋洪咨夔《平斋集》卷八:“臣闻江流汤汤,万古一天险也,而飞渡者有之。曹操之至赤壁,曹丕之至广陵,……皆望洋夺气。”望洋所见海洋最为深博,故有博大义。宋洪适《姚参政挽诗》二首:“望洋吞渤澥,历块指幽并。”元《周易参同契原序》:“非其他幻法三千六百门所,可望洋矣。”明赵明镳《答周五溪》:“所谓文采之说,援指水木,累累千余言,恐后学不得其旨,空深望洋,奈何?”“望洋兴叹”正是取表示博大义的“望洋”,与“兴叹”组合而成。由博大可扩展为宏大、伟大、困难大等,而所叹是自己的弱、小、愚。
综上所述,“望洋”从来不是联绵词,视为联绵词乃是很大的误解。“望洋兴叹”与《庄子》的“望洋”没有直接关系。它产生很迟。其中的“望洋”不仅不是联绵词,而且恰恰滥觞于新出现的动宾关系。大致过程是:宋元时“洋”有了海洋义,“望洋”可以用为动宾关系;使用中产生很多新义;元明时其中的博大义再与“兴叹”、“兴嗟”组合;清代以后才定型为“望洋兴叹”。“望洋”不是修饰谓语“兴”的短语,而是概括所慨叹对象特点、引起“兴”的原因,可按不同对象意译为“(因)伟大”、“(因)宏大”、“(因)困难大”之类。现在的易“羊”活用,正反映了此语滥觞于动宾结构,颇有点推陈出新的意味,何怪之有? □
出版消息(三)
‧ 《语言文字学辨伪集》编写组编,《语言文字学辨伪集》,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年6月。本集论文作者有王均、胡明扬、王宁、伍铁平、孙良明、苏培成、王开扬、李逊永、D. Moser(莫大伟)、李素英、宗廷虎、陈建民、潘钧 等。
‧ 曹逢甫主编,《华语文教学研究》半年刊, 第一卷第一期, 台北: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 2004年6月。(本刊发行人:何大安; 社长:董鹏程; 编印: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 地址:100台北市宁波东街1号4楼。“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的前身“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于1974-2001年间共出版了96期《华文世界》季刊。现在《华文世界》也更名为《华语文教学研究》, 以半年刊形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