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心理修辞学”的学科创新意义

曾毅平

  记得数年前,因排印硕士论文,在广州城郊结合部一间不起眼的小书店购得一本社会角色论的小册子。带着修辞学的眼光阅读,不期然兴奋点竟纷至沓来,圈圈点点留下不少由此触发的修辞学论题。那时意识到,由社会学角度切入研究修辞学,是一条应该走也能够走得通的路子。后来读到王德春、陈晨先生的《现代修辞学》,知道王先生早在80年代末展望汉语修辞学发展前景时就提出了“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思路,便盘算着将来有一天能写出一本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修辞的著作来。当年正赶上学校青年社科项目立项,便拟了一份详细的提纲交上去,由于种种原因,立项竟没能如愿,此后尽管仍把这个题目放在心上,除收捡些语料外,实质性的工作竟了无进展。近年来,在《修辞学习》、《语文建设》等刊物上不断读到王先生的高足北京大学陈汝东博士的相关论文,每每有学科回归社会之感,近日又蒙赠他的专著《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拜读之余,更是感奋不已。
  《导论》凡23万余言,内容分8章:(一)社会心理修辞学概说;(二)修辞的社会心理网络;(三)社会政治与修辞行为;(四)社会审美与修辞行为;(五)社会道德与修辞行为;(六)社会角色与修辞行为;(七)言语动机与修辞行为;(八)修辞的社会心理原则。这个纲目大致向我们勾勒了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理论网络:作者以修辞行为的社会性为核心,从社会人文环境的几个主导方面——政治、审美、道德、角色、言语动机入手,考察修辞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关系。其中一、二两章从总体高度阐释了社会心理修辞学的核心概念,提出了研究构架,三至七章是这一研究构架的具体实践,最后从普遍性出发,抽象出修辞的社会心理原则。这个理论构架为修辞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有望引领汉语修辞学进入一个矿藏丰富的“当采”区。
 

一、新修辞观与新的研究范式

  修辞观是对修辞性质的一种界定,修辞学的学术范型与修辞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导论》所持的是行为主义修辞观,认为修辞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言语交际行为”。(P.21)这一观点突破了“表达技巧说”、“调整修饰说”、“美化语言说”等修辞观的局限,将修辞现象置于人的社会性的背景上加以认识,修辞被看作人类诸多社会行为中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如果说以往的修辞观立足点主要在言语主体如何充分地达意传情,重在调音、炼字、锻句、设格、谋篇等修辞术的总结和欣赏的话,《导论》的修辞观则涵盖了社会性和主体性两方面,其立论的侧重点又在修辞的社会性。
  侧重点的转移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修辞的社会功能,揭示修辞在社会信息互动、情感互动、社会控制和社会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作者指出:修辞的信息互动过程是社会信息流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制于社会信息传播的大系统;人们通过修辞进行社会互动,就意味着相互间的行为控制,大到国家的政治事务,小至个人交往,均需通过修辞来实现;修辞双方通过态度和情感的互动,最终实现社会控制,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的。长期以来,修辞被相当一部分人当作咬文嚼字的雕虫小技,学界也有人批评修辞学“有术无论”、“重术轻论”,这与以往修辞观的局限性不无关系。调整、修饰、美化说,让人误以为修辞不过是一种谴词造句的技巧,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修辞社会功能的萎缩以及修辞学学科形态类型化范式的畸形发展。《导论》对修辞本质的认识,突破了传统修辞论的局限,对修辞社会功能的认知无疑更为全面,更具理论和实践的价值。
  新的修辞观引发新的研究范式的建立。修辞社会心理模型的构拟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修辞阐释程序是这一学术新范型的主要内容。《导论》构拟的“修辞社会心理模型”可作如下描述:修辞行为以“话语”为媒介,话语连接“建构主体”(表达者)和“接受主体”(领会者)两极,修辞行为是两极以话语为媒介的互动过程。对建构行为和接受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来自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层”;二是“心理因素层”(个性心理因素层)。前一个层次分“客观因素层”、“社会角色层”、“社会心理层”3个子系统,后一层次分“稳定性心理因素层”(涵盖观念、个性、能力、知识4个下位层次)和“瞬时性心理因素层”(含动机需要层、情感情绪层)。在最低位的每个层次中又包含若干个影响修辞行为的因素。如“社会角色层”包含“血缘角色”、“性别角色”、“年龄角色”、“行业角色”、“行政角色”、“语域角色”、“民族角色”等7个因素。这个模型揭示了修辞行为的运作过程以及制约修辞行为过程的所有社会因素、个性心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修辞阐释程序是:立足于修辞的社会性,既着眼于表达(话语建构),也重视领会(话语解构),探讨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诸因素同修辞行为过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修辞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层级机制和方式,建立一套修辞的社会心理法则,并进一步研究这些法则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的具体运作方式。
 

二、新范式发展了“题旨情境”说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这是自30年代以来,为修辞学界所普遍接受的命题。这一命题的生命力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对不同境界的修辞现象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而后来者大都奉之为修辞的最高原则。《导论》没有直接援用这一传统命题,但它提出的“修辞的社会心理原则”并没有抛弃“题旨情境说”。因为社会心理诸因素与传统的题旨情境诸因素有相当部分是重叠的。另外,《导论》也继承了“适应”的概念,强调理想的修辞是修辞行为对言语动机、话语角色及其角色关系、社会政治、社会道德、社会审美心理诸因素的适应。
  《导论》不仅继承了“题旨情境”说,更重要的是它发展和超越了“题旨情境”理论。这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以往对“题旨情境”诸要素的揭示多是零碎的、举例性的,缺少对各要素相互关系的阐释,《导论》则完整、系统地描述了修辞的社会心理网络(P.35),这个网络包含了31个变量,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揭示了诸变量的层次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每个变量的改变及其相互作用,都有可能打破修辞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新的平衡的出现和建立。”(P.36)这是符合系统功能思想的。可以说,“修辞社会心理网络”的描述是《导论》引人注目的闪光点之一,它超越了前人对 “题旨情境”的阐释,是汉语修辞学在语境论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
  其次,以往的论述虽然描述了“题旨情境”的种种要素,但在分析“适应”时,往往是抓住其一,不及其余。“适应”成了对其中某一要素或某几个要素的适应。有些论著注意用矛盾分析方法,强调抓主要矛盾,但在分析具体的“适应”时,仍然没能处理好诸因素的整体制约关系,依然是各个击破。《导论》则注意到了各变量的“合力”作用,强调描述诸变量在修辞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层级机制和方式,从而避免了修辞分析中简单化的倾向。
  第三,传统的“适应”论“题旨”是静态的“标的”,能动的语言行为在至高无上的语境面前充满了被动性,语辞只能“适应”语境、迁就语境。《导论》则引入“动机”的概念,用修辞的心理原动力去统帅话语的意旨、目的。在动机的引导下,修辞主体不仅可以利用现实语境,甚至可以创设语境导引修辞行为朝向一定的目标,从而变被动的“适应”为主动的“控制”。在“适应”的基础上,《导论》还引入“共变”的概念,既重视社会政治、社会审美、社会心理等因素对修辞的制约,也强调修辞对社会人文诸要素的调控功能。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导论》具有更为高远的理论视野,它所运用的“动机”、“控制”、“共变”、“修辞行为”、“言语道德”、“社会角色”、“社会审美”等核心概念,以及修辞社会心理网络的描述,是以社会的人文背景与语言社会性的关系为考察点的,在社会人文大环境中考察修辞存在的意义,显然比停留于话语修饰、调整、组合的层面上理解修辞具有更为广阔的学科发展空间。
 

三、新范式与研究方法

  《导论》有着比较明确的方法意识,开篇第一章就有专节讨论研究方法。作者认为,在哲学方法的层面上,社会心理修辞学应当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基础;在一般逻辑方法上,以传统的比较、分析、归纳为基础,尤其应该更多地采用演绎法;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可运用调查法、心理分析法、实验法。这一设想,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层次性,对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独特对象有一定的针对性。
  《导论》在贯彻其方法论设想时,最值得称道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作者没有把唯物辩证法当作教条,而是在社会心理与修辞关系这一特定领域中,运用全面的、普遍联系的和运动的观点审视特定的研究对象。在作者的视野中,修辞被看作一个由交际双方积极参与的,以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为参照系,以语言为媒介的动态系统。修辞社会心理网络的系统描述、修辞行为与社会心理诸要素共变关系的分析、表达与领会并举的阐释原则等等都蕴涵了唯物辩证法“全面地”、“普遍联系地”、“运动地”观察世界的方法论精髓。
  《导论》是在传统修辞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交叉的背景上来观照人类的修辞行为的,在分析修辞现象、阐释修辞原理时,作者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中“调查法”、“心理分析法”、“实验法”的提出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这三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中,《导论》运用得较为娴熟和成功的当推“心理分析法”。“心理分析法”概而言之,就是采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范畴,一方面揭示话语的信息结构,另一方面对话语和修辞手段功能发生的心理机制作出解释,从而阐明修辞主体的社会心理因素同话语信息结构的关系及其在话语中的表现形式。较之传统的语言结构功能分析法,它比较好地克服了例证式、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弊病,对修辞现象的阐释更为客观,也更具科学性。
 

四、新范式使修辞学融入社会主流文化

  胡范铸在论及中国修辞学的当下处境时,曾用“缺席”、“失语”、“自言自语”3词来形容目前修辞学的窘境。①大意是说在社会不少行业认识到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迫切需要修辞学介入以解决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修辞学家或者只能拿出些不合时宜、无关痛痒的所谓“理论”,或者面对丰繁新鲜的论题而“不知说些什么好”,以至修辞学与社会,与别的学科失去对话的能力,陷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自言自语”的境地。我们认为胡先生用“缺席”、“失语”、“自言自语”来评论当下修辞学的窘况是形象而切中肯綮的。修辞学是研究人们语言运用的一门学科,它应当最贴近社会,最贴近普罗大众的现实生活,然而,结构功能类型分析的研究范式,却将修辞学引入了象牙之塔,修辞学对社会语言生活的解释力日见丧失,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它却越来越被社会主流文化所冷落。修辞学工作者的社会失落感在今天经济发展、人文蔚起的变革时代显得尤为沉重。
  《导论》不满足于上述现状,它力辟蹊径,试图通过对人的修辞行为的社会本质的揭示,全面、透彻地理解并阐释修辞的社会功能,以免陷入结构功能修辞论的巢臼。阅读《导论》,可以感受到它所建立的体系的确有别于经院式的理论,在社会人文大背景的视野上,它关注修辞与社会主流文化各重要方面发生联系的机制,修辞一方面接受着社会人文要素的影响,一面也参与了社会人文环境的塑造,在社会政治、社会道德、社会审美、社会角色关系等等重大问题上,社会需要修辞学独特的“人文关怀”,修辞学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思想和可资运用的具体方法。社会心理修辞学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这一回归和融入的确令人欣喜。
 

五、新范式与作者的创新素质

  新范式的建立是学科内部逻辑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需要催生的产物。当结构功能修辞学“贴标签”(划分修辞方式的类型)式的研究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时,学科的发展必然要寻求突破;当社会不断提出新课题,而相关学科却一次次地“缺席”、“失语”时,实践的需要会更热切地呼唤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诞生。然而,对研究者个人而言,能否创立新的理论则取决于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对《导论》来说,作者能初步创立社会心理修辞学这一新人耳目的理论,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是作者具备了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素养,有着较为宽广的理论视野;二是作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努力使自己的研究与时共进,为时所用。
  社会心理修辞学是在传统修辞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多门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培育修辞学新的生长点的,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修辞学类型化的成果,一方面也吸取了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等等学科的理论营养和方法论原则,作者的理论储备是比较丰厚的,体现出新一代学人知识结构上的开放性。当然,创新能力的高下不能以知识储备多少而论,最要紧的是研究者能否对记忆的知识消化理解,使之转化为“游离态”的“知识单元”。《导论》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但它不是简单地生吞活剥别的学科的理论,而是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使之转化为“知识单元”并对这些“知识单元”作巧妙的调动和重新组合,最终用于阐释修辞行为。如对社会心理学需要动机理论、社会态度理论、人际交往理论的运用,对社会学人际互动理论、社会角色论、社会控制论的运用,对心理学的需要、态度、性格等个性心理范畴的借鉴以及社会语言学“共变” 理论的吸收等等,都颇具针对性,作者具有较好的调动知识单元加以重新组合的能力,这正是创造力的表现。
  关于社会心理修辞学的实践任务,《导论》明确提出要“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修辞理论指导,提高公众言语行为的水平和质量,提高人类言语交际的效率,促进社会合作,以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理论的推演中,作者没有超然于社会生活之外,走寻章摘句式研究的老路,而是亲近社会、溶入社会,不回避社会人文建设的重大问题。当年作者以本书雏形作博士论文申请学位时,专家评语说:“这是一篇颇具创意的力作。论文的理论对于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亦有价值。”②以“入世”的姿态研究现实的修辞行为,这正是本书的可贵之处,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我们从5个方面肯定了《导论》在修辞学学科建设上的开拓意义,应该指出的是,“社会心理修辞学”毕竟还是一门很不完善的修辞学分支学科,《导论》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活的言语材料”较为短缺,“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设想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这些瑕疵令人遗憾,但瑕不掩瑜,《导论》筚路蓝缕,它所展示的学科发展空间是十分广阔的。社会心理修辞学正处于学科发展的“当采期”,只要辛勤耕耘,在这一领域必能有所收获。

注释:
①胡范铸《论中国修辞学的当下处境》,《修辞学习》1998年第1期;
②转引自陈汝东《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序》
  *陈汝东《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